返回631.第631章 财源之困(2 / 3)  山河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司债券,而信用合作社亦是中国第一个打入国际债券发行市场的中资银行,当然,这是通过收购美国银行的基础上获得的,而收购那些美国银行,却又是无心插柳——为了获得美国破产工业企业债权而收购银行,不仅让公司将大量的美国企业设备搬迁至国内,而且还使得信用社获得了一条于国外发行债券的渠道。

    在过去的几年间,北方公司与中国信用合作社持有的“华投公司”利用控股美国银行、证券公司,于美国成功发行了上亿美元的债券,而现在,信用社亦是“防卫债券”这以旨在加强邯彰防卫力量的专门债券的发行商。

    “为了筹集军费,我们用不兑换债券支付军教公以及工人的部分工资,每个月籍此可以获得不少于3000万元,而根据企业利润比兑换,亦可以获得22000万元债券,现在,以我们的经济总量来看,是可以满足军费开支的,而且就现在而言,还有部分余额。”

    对于政府的财政节余,吴吉玉并不会有任何怀疑,尽管邯彰今年的军事预算超过十万万元,但公署通过债券所获得的实际收入,却超过三十万万元,这意味着有二十万万元的节余。而之所以对专区的财政情况极为了解,正是因为合作社的特殊性质,它既是商业银行,同样也是政府的“隐形财政处”。

    在表面上,信用合作社是“农民”的信用合作机构,在过去的多年间,为邯彰地区甚至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农业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是农业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但在另一方面,易名为“中国农民信用合作社”的“邯彰农民信用合作社”依然是“邯彰”的,是政府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而在去年,通过向北方公司出售股份,其又从政府的融资摇身成为公司的融资渠道之一。

    不过其复杂而多变的身份并没有改变一点——政府融资渠道,甚至于,这正是吴吉玉能够出任信用社总经理的原因所在,相比于许多银行家,他更能把握“政府的意愿”,甘心为政府所“驱使”,同样他也明白,信用社的今天是建立在政府的支持上。

    互惠互利的合作也好、服从也罢,使得吴吉玉这位信用社总经理,甚至比其名义上的大股东“邯郸农业合作社”的社长更能直接了解到专员公署的诸多机密,甚至直接参与与财政事物有关的会议。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发挥节余部分的作用,以及将来的尝还问题!”

    在的声音落后下时,作为专区财政处长,战区财政专员的罗家选道出了他一直以来的担心的地方。

    “出于种种原因,一直以来,相比于增税,我们更喜欢通过隐蔽的方式获得财政支援。因为我们的金融业一直受到长官的控制,所以,政府有权在紧急情况下任意处置他们的资产。这样,而且同时,邯彰的养老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等大规模的公众资本也都在政府的掌管之下了。此类暗箱操作可以给大众一种稳定的假象,避免因突然增税而带来的心理创伤,尤其是增税后可能会造成税款上缴,从而导致财力外流,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从养老、社会保险这些渠道再获得十万万元的资金,但是,先生,或许,我们可以得到充足的战费,但是如何让这些战费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如何确保在战后可以顺利偿还呢?”

    这个……

    管明棠还真没有想过,邯彰的战时经济政策充分借鉴了历史上的德国经验,甚至于邯彰的工业建设亦是借鉴德国经验,在过去的多年间不断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通过建立工业自我管理机构以及在各工业部门内部设置有权威的委托代理机构和联营机构,使得中国第一次能够使大规模生产体系标准化,并从中得到好处。无论是位于新区的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工厂,还是分布于乡间甚至太行山地区只有几十人的合作社工厂或者十多个人的家庭小工厂,都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同样规格的枪管、子弹、齿轮和其他产品。这种新的控制体系对于经济和生产是有巨大好处的。

    同样,在战费的筹集上,也是充分借鉴了德国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邯彰与德国很像,德国不愿意增税是怕民众不能接受,但邯彰不愿意增税却是为了避免税款向中央上缴,所以都是采用隐蔽的手段筹集,但是无论是发行债券亦或是挪用银行存款以及保险金,最终都涉及到偿还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管明棠过去还真没有仔细考虑过。

    以后总能慢慢还清的!

    过去,每一次当他人询问自己这一问题时,管明棠总是如此回答,但到最后,这个问题总是需要解决的,但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家诚,既然你提到这个问题,那么,以你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目前,防卫债券的主要吸纳者是企业,所以,在战后,我想,我们是有办法加以偿还的。”

    面对先生的询问,罗家选提出了他的想法。这既是他的想法,同样也是许邯彰许多人的想法,或者说,这个想法是符合邯彰利益的想法。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战争红利!”

    “战争红利?”

    罗家选的话,令管明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