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69.第869章 纷乱之局(2 / 2)  山河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一旁轻声提醒道。

    “自断其臂倒是其次,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处置此事!若是不谨慎对待,只怕不知会引起什么乱子!”

    强压着内心怒火的蒋介石,听到何应钦的话,蹙着眉头点点头。若是换成其它人,他并不觉得的有什么,无论是桂系、晋系亦或是其它任何一个地方军阀,在他看来,他们若是主动挑起乱子,对中央反倒是好事,中国正好可以借机解除其武装,威逼其下台,从而剪除地方势力,但是管明棠却不同,一牵涉到军事,向来都是用实力说话。

    “乱子!”

    眉头微微一跳,陈诚盯着何应钦说道。

    “现在这乱子都出来了,还怕若什么乱子!”

    又将视线投向委员长,陈诚继续说道。

    “校长,管氏通电看似其心胸坦然,可实则此举奸滑至极,根本就是置中央于两难之地,若是中央答应了他,至中央权威于何处,中央脸面于何处,届时,西南桂系、云南的龙云加之晋绥等诸方面,又岂会善了!若是中央拒绝,又将落下陷中国于危局之名,自然也就坐实了他管明棠的责任,照我说,这管明棠是瞧好了时机,准备发难中央了!”

    时机!

    勉强收敛起心中的怒火,陈诚的提醒只让蒋介石的心底再次一颤,联系到之前华北当局与英国方面的联络,他立即意识,这件事,怕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校长,先前曾有流言称,华北当局近期与英美等国联络频频,其冒然发难,只恐怕不知得到英美何种许诺,毕竟,对于英国而言,其恐最不乐意见到我国成为德国之军事同盟……”

    作为军政部长,陈诚是属于亲德派,实际上,在政府内部存在着众多的亲德派,毕竟多年的军事合作,使得他们不仅倾慕德国的军事科技,同样对德国的政体心存向往,这种倾慕与向往,更是倒置了一种结果——政府高层存在着大量的亲德派。而陈诚无疑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陈诚看来,若是中国能成为德国之盟友,将更有利于中国从德国引入军事技术,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也许,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能有机会一雪百年国耻!

    “若是英国许以重利于管氏,只怕……”

    看着委员长,陈诚似忧心忡忡的说道。

    “只怕中央无论作何让步,恐怕都极难令其满意!”

    “委员长,我觉得……”

    陈诚的话只让何应钦的心下随之一紧,或许,他同管明棠并没有多少深交,但是他却了解这个人,同样的,作为参谋总长,他知道,现在最紧要的是千万不能打仗。

    “或许,这次哲勤作事有些欠考虑,但是,对哲勤,您也是了解的,无论如何,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不会同中央大打出手的,我觉得……”

    看着委员长,不顾委员长脸上的怒色,何应钦又继续说道。

    “现今之计,在于立即派员前往北平,与其协商解决当前误会,方才是首要之举!”

    何应钦的提醒让蒋介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下额还是绷得紧紧的,他的眼睛盯着何应钦,想要斥问他,但终了还是没有说出话来,见委员长还在抑着怒火,何应钦又下一计重药说道。

    “委员长,更何况,若是哲勤意欲以军事解决,其不单要考虑到中央之威胁,亦需考虑到日本之威胁,毕竟,华北的局势与我们大不同,腹背受敌之境,恐怕不是他所愿意面对的,更何况,万一,中央出兵华北,届时,日军若再行出兵入关,到那时……”

    日本……眉头蹙着,蒋介石知道何应钦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

    “何总长,若是中央无所表意,那么置中央权威于何处?”

    说罢,陈诚转身面向蒋介石说道。

    “委员长,现今之计,以学生看来,一,需派要员前往北平,与其协商,以消弥误会,二,中央应立即调部队进抵黄河、山东一线,从而向地方当局展示,中央是绝不会接受地方之胁迫,否则,中央威信扫地,只恐军阀祸国之乱局,必将于中国再次重演,”

    陈诚的话听在何应钦的耳中,只让他一阵大惊失色,连忙制止道:

    “委员长,若是中央一派兵,到时候,华北再一增兵又如何收场”

    两人的争执只让的蒋介石感到事已难于选择,派兵不可,不派兵亦不可,就在他犹豫不决时,陈诚却恳求道。

    “校长,若中央任由地方当局对中央决策横加阻拦而无所为,任其猖狂,只恐怕十年北伐之功、百万将士流血所铸中央之权威亦将毁于一旦!请校长三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