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16.第916章 汪氏北上(2 / 2)  山河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随着一声欣长的汽笛声,专列驶进了站,弥漫的蒸汽立刻挡住了管明棠的视线。等列车停稳,雾气消散,一队人从车厢里出来。紧跟在几位随员身后,一个身材标准显得神采奕奕的中年人缓步向他走来,这就是有着“美男子”之称的汪精卫——这位在政治上声誉极佳的现任行政院院长,蒋汪政体的第二号人物。

    “哲勤!”

    脚还未下车,汪精卫便主动的伸出手,他的脸上带着诚挚的笑容。

    面对汪精卫的笑容,管明棠却觉得有些荒谬——在另一个时空中,现在的汪精卫应该是“伪南京政府”的元首,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汉奸,但是现在呢?他却依然保持着他极佳的政治声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的政治声誉都超过自己。

    毕竟相比于他与蒋两人那让人称道的“清教徒”式的生活,管明棠的身上或多或少的还有一些瑕疵——比如他是全中国最大的资本家,而无论是在北平亦或是南京,都有着他的支持者,就像是……管明棠的视线余光投向远处的那些北平各校的教授。

    这并不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厉害角色。

    心底这般想着,看到汪精卫走来时主动伸来的右手,管明棠迎上去先是恭敬的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与其握手,不等对方说话,就连续几句嘘寒问暖,仿佛是真正的朋友见面,这会似乎再也没有了当前的“战争危机”。

    “汪先生,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北平!”

    “哲勤,你在华北弄的风声这么大,就是我不来也不行啊!”

    相比于管明棠的热情,汪精卫的反应则显得不冷不热。他知道,这次来北平要向管明棠提出的问题将是十分尖锐的,不宜一上来就把气氛搞得火热。

    “汪先生,您是知道的,华北的情况特殊嘛!”

    随口应声之余,管明棠却又热情的说道。

    “不过,现在汪先生来了,正好,也让明棠有个机会向汪先生、向中央加以解释……”

    对于管明棠半真半假的说辞,汪精卫并没有在意,他关心的是与管明棠的会谈,以及当他提出“不得南下”的问题时,管明棠会如何反应。

    “哲勤,这一路北上,沿途所经河南时,我所见之一切,可谓是感慨良多!”

    在午餐之后,在会客室内,汪精卫便开始讲述着他这一路上的所见,从河南即将到来的丰收,再到老百姓生活的改善,自然的还免不了,对中国农业合作社更是一番赞扬。

    “……人道,中国之农业复兴因农业合作而成,确实,农业合作既为农民带来良种,又为其带去良技,亦为北方各省完善水利,更为农村作物、副产出售提供售路,令农民不至陷入丰产而不丰收之因,可谓是活民千万、济民亿兆……”

    汪精卫在称赞农业合作时,双眼盯着管明棠却是不无感激的说道。

    “但归根结蒂,这中国农业合作的成功,却源自于邯彰、兴盛于华北,随后才有了全国之推广,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农业合作之功,倒不如说是哲勤你的功劳!”

    “汪先生谬赞了!”

    对于汪精卫的称赞,管明棠只是客气的应一声,他知道,这不过只是开始,还没有进正题,果然,随后汪精卫又开始谈到了,老百姓对生活的期待以及他的感悟。那脸色中的忧国忧民之意却是越来越浓。

    “……哲勤,如今中国百姓方才看到一丝希望,若是再行兵戎,令国家陷入战乱,岂不正如了日本人的意,更令中国百姓陷水深火热之中,南北虽说理念上稍有分歧,但若因政治分歧而令民众陷入战乱之中,进而流离失所,届时,你我可就是国家罪人,民族罪人啊!”

    “汪先生,明棠今日所求,却正是为全国百姓明日之未来……”

    面对汪精卫的游说,管明棠却只是摇摇头,他并未解释太多,只是在临了时注视着汪精卫说道。

    “汪先生,或许您还不知道吧,就在几个小时前,德国已经进攻苏联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