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5章 俺有过墙梯(2 / 4)  大清拆迁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法经营,你们的权益将受到我的政府和法律保护!”

    亨利问道:“您知道的,我们对银行以外的东西几乎不敢兴趣。而自从您的四大银行完成金本位制改革和币制改革后,在整个远东地区,我们外国的银行损失很大,未来的十年内,如果这些银行不想办法的话,将全部失去东方的市场!这其中损失最大的正如您所说,是我们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利益!因此,我不想单独在您的地盘上设立银行是只陪不赚的买卖依然希望您能从新考虑我们的诚意,不知道您最多能给我们多少的股份?”

    张云飞心想,看来这丫的是已经现在中国的外国银行们已经开始资金外流的痕迹了!

    自从张云飞的四大银行正式挂牌营业以来,利用大量的黄金和张云飞强劲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经赢得了国朝上下的一致认可!

    不论高高在上的朝廷臣工,还是地方督抚官员,亦或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们

    们的钱财存进了华府的四大银行中,除了可以赚更重要的便是这四大银行无与伦比的信誉和背后的强劲背景。

    华府的货币改革不但大大的改变了张云飞实际统治区的经济状况,而且深深地冲击了在华的外国银行。以前百姓们迫于政府税收的压力,将血汗钱都给外国银行赚了去!如今不同了,老百姓们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深受外国银行压榨的国朝老百姓自然更加倾向于自己国家的银行。

    起初的老百姓们自然不相信华府银行的那些个天上掉馅饼的“促销活动!”但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经过老百姓们的反复试探之后,确实如此加上张云飞这个名人效应的影响,华府的四大银行便成功的握住了国朝人们的心的占领了金融货币市场。

    外国的银行商们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也进行了改革仿华府四大银行的模式。但是他们无论怎么改革都无济于事,因为他们在国朝上下的眼里永远都是“外人”,何况以前的劣迹斑斑,早已臭名远扬了。

    同时,因为戌戌建储的事件生,慈禧太后深深的恨上了洋人,于是下旨停止将库银存到外国银行,命令张云飞的四大银行代收库银。

    由于华府银行造币效能远远高于清政府的户部,因此按照户部要求,大清通商银行成为了大清国朝行中央钱币的机构,这样,张云飞的银行在付出了极小的代价后,却直接控制了清廷中央的财政。

    龙币行后,其强劲的购力和稳定的币值,得到了张云飞统治区内所有人的肯定,很快便流通到了国朝各地。

    大清的地方员和商人们自然知道币值稳定的含义,由于官员们放的俸禄都是用白银来衡量的,因此深知其贬值的害处,纷纷想方设法的将白银兑换成稳定的龙币。自然在平时的财政开支的时候,也无形中开始用龙币支付。

    官员们的影响,自然也影响了商和老百姓。国朝的商人们是银本位制下的最大受害,近半个世纪以来,大清的白银一直波动的厉害,商人每时每刻都要承担倾家荡产的危险。这也是造成国朝洋务运动后期“求富”口号失败的根源,致富靠的是商人,但是银价波动剧烈,造成商人放不开手脚,自然无法形成大规模的财富。

    如今,张云飞的银行既提供了币值稳定的龙币,这些商人们便是最大的受惠。有了张云飞的银行作为后盾,他们便可以放开手脚行商了。

    因,国朝上下的大小商人,如今正在形成一股强劲的新兴资产阶级群体,不论从何种利益出,他们都认为张云飞的华府是他们利益的核心代表。

    官僚、商、老百姓既然都认可了龙币,自然就等于变相的认可了张云飞,无形中张云飞的影响力急剧膨胀,相反国朝中央却渐渐失去了本该属于它的影响力。

    大清的经济命脉慢慢的落入了张云飞的手里,很多的有识之士心理面早已明了,暗叹张云飞的这招温水煮蛤蟆,十分的了得,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篡夺大清的江山了。

    外国人自然无法看清国朝的本质,他们的西方观点无法理解东方人的传统思维定势。不过,英美两国却走着双重保险的道路,一边调整对清政策,一边却走张云飞的路线。

    事实上,英格兰中央银行和美国几大财团银行对张云飞的巨额贷款,除了捆绑张云飞,在张云飞的身上谋取利益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想要借助东方古老帝国的财富总量,来对抗罗斯柴尔德家族,力图摆脱他们家族的控制。

    这一点亨利虽然有些思量是他的时代局限性,显然无法知晓这些事情。

    张云飞自从得知罗斯柴尔德家族出现后,便开始重新考量目前的国际态势。

    按照目前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实力,只有张云飞统一中国后用中国庞大的经济总量才能真正跟其抗衡。

    想到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欧美金融界的幕后控制,张云飞也是相当的头疼,看亨利的架势非要入股张云飞的银行。若是完全拒绝的话,怕是他会搞一些小动作,对于现阶段的张云飞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尺度个不太好把握!

    “既然您那么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