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4章 南巡(2 / 3)  大清拆迁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南巡通知后,迅速调集全国各地的安全局特务们,对张云飞南巡途径地域、线路、交通工具、随行人员、护卫人员等,只要是能接近张云飞或者皇室的,全部进行摸底调查,可以说被调查人员的祖宗十八代都被查的一清二楚。

    而安全局的特务们更是在地方上闹得鸡飞狗跳,各地大臣官员们被连番调查,好不狼狈。有不少大臣受不了特务们的出小时监视和调查,纷纷递上了奏折,状告安全局人员。

    由于事关重大,地方参议院、国家上议院和下议院以及内阁的阁臣们,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是关乎皇帝的安全问题,还是本着宁做错勿放过的原则为好。

    不过,当张云飞得知此事之后,把张二叫来斥一顿。虽然张云飞心中明白这是张二护主心切,但是这明摆着是大臣们想要让安全局背黑锅,将来追究起来,张二身为安全局局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张二的斥则是爱护,张云飞告诉张二,帝国安全局的工行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被人待见的。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张二完全可以联合廉政公署、最高检察院,让他们出面调查官员就要比安全局出面好的多,黑锅没有必要自己背。

    张二受教,接下来的时间,张云飞下令廉政公署和检察院配合安全局工作,确保南巡顺利进行。结果。效果非常明显,廉政公署和检察院介入对各省大臣以及机关工作人员的调查后,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进展十分的顺利。

    过完中秋节后,张云飞携后宫妃嫔们正式南巡。随行的大臣官员有最高人民检察院总长谭嗣同、帝国廉政公署总长汤寿谦、帝国最高法院总长赵秉钧、人事局总长杨锐。警视厅总长雷振春,外交部新闻办公厅总长陆宗舆,内务府大臣张大,以及其他随行官员、司仪、媒体、侍具、太监、宫女等,人数达九百多人,可谓声势浩大。

    8月旧日,永定门内外,公路两侧,人头攒动。一片人海茫茫。到处都挤满了前来欢送皇帝南巡的文武大臣,以及出来看热闹的京师老百姓,当然这种氛围中少不了国内外媒体和狗仔记者队。如果不是警察和巡警们维持秩序,早就成一锅粥了。

    帝国皇家禁卫军机械化步兵团作为先锋,首先开出了北京城永定门。作为中华帝国机械化部队的精锐所在,皇家禁卫军机步团官兵全部身着红色礼服,头盔也不同于其他陆军,高高的红缨花翎象征着禁卫军官兵的特殊身份和荣誉。

    随着机步团各式各样的军车整齐的驶过之后,帝国的宪兵队开了出来。不同于普通宪兵的白色军帽、军装。护卫皇室的宪兵全身上下都是黑色的军礼服,带着黑色帆布军帽,同样带着高高的红缨花翎,他们骑着清一色的黑色骏马,沿着公路两侧缓缓前进,仿佛是后世的城市骑警。左手持警棍,右手持玻璃钢盾牌,又有些像未来的防爆警察。

    宪兵队在两侧前进,主要是护卫,防止观众老百姓们跃到路上阻挡了皇帝仪仗队。

    接着开出来的则是皇帝仪仗队了,不同于以往历朝历代的步行仪仗队。天命大帝的仪仗队都是机械化的,全部都有敞篷军车代替。车后面插着各种旌旗,随风招展,甚是惹眼。

    九龙旗共十二面,由十二辆军车搭载,分两侧而行。每面旗帜下有一名御前侍卫,北斗旗领头,豹尾旗居后,旗下各有三名侍卫,虎豹旗帜各两面,驯象六面。

    接着是布旗六十四:门旗、日旗、月旗,青龙、白虎、风、云、雷、雨、江、河、淮、济旗,天马、天禄、白泽、株雀、玄武等旗,木、火、土、金、水五星旗,五岳旗,熊旗,鸾旗及二十八宿旗,各六排,每旗用一辆军车搭载,上面侍卫四人,一人驾车,三人手淑妃冲锋枪,全副武装。

    然后就是天命大帝张云飞的明黄色龙轿(是轿车)居中前进。四周右各有搭载太监宫女的车辆,全部车辆都配有布黄麾仗、黄盖、华盖、曲盖、紫方伞、红方伞、维扇、株团扇、羽操幢、豹尾、龙头竿、信幡、传教幡、告止幡、绎引幡、戟氅、戈氅、仪镍氅等,前后各三行,同时备有皇家司仪乐队,演奏着各种庆典时用的国歌、乐曲。

    天命大帝的车驾从北京外城的永定门到京郊的南苑,一路上被沿途的人们用画画、照相等方法记录了下来。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英国泰晤士报社驻华记者理查拍下的一系列照片,他是少数几个随行的外国划滑。因此他拍摄照片的画面被刊载到了泰晤士报头版头条心其他各国报社转载。

    画面上开始即为永定门,天命大帝一行已经出城。送行的文武官员,站在护城河岸边。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大路上行进。张云飞坐在黄盖特别改装的轿车内,由武装侍卫前后呼拥,沿途路旁有宪兵保护。禁卫军前哨越过一座石桥,抵近南苑。路边仪仗旗帜鲜明整齐,一直排列到南苑行宫门。

    8月力日。张云飞南巡来到济南。士民观者云集。皇帝驾临,他来看看当地情况。而老百姓也想看看他,不免人流拥挤。张云飞见沿途田里庄稼已经青葱一片,传谕观看的人群,“你们不要踩坏了田中的庄

    。

    到了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