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御书房议事(1 / 2)  香功软剑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第九十三章御书房议事

    陈董浩念着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原余杭县县令高睢之子高玉泉立即进京,不得有误,钦此!”

    高玉泉接了旨意,站了起来问道:“皇上为什么要我进京呢?”

    陈董浩道:“当然是你在这次平定汉王之乱立了大功,而且张煌易也是你抓住的,皇上何等圣明,自然不会忘了你,一定会给你加官进爵,你就等着享福吧!”

    “可是抓住张煌易,我没有功劳,全是顾明章做的,他为什么不能进京呢?”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皇上高瞻远瞩,自然有他的安排了。”

    陈董浩吃完了一碟花生米,站起道:“白灵儿的手真巧,经她炒的花生米这么有味道,真是百吃不厌啊。”

    忽然白灵儿从外面进来了,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是两碟花生米。她听到了陈董浩的话,便道:“既然这样,陈大人就把这些花生米带回去吧,这是我特地为你炒制的。”

    陈董浩笑了,将花生米用纸袋子包了,揣在身上道:“好了,我也不多呆了,皇上催的急,我这就回杭州府,刘盖这几天要回京复命,那儿需要我去镇守。”说着就走出去了。

    陈董浩原本是大内锦衣卫数得上的高手,因为江南的事务紧急,宣宗皇帝朱瞻基才秘密派他到江南来。他到江南来三年,由于武功高强,做了张煌易杭州府都头。他虽然对高睢一案了如指掌,可是不便插手,只是收集一些线索,上报朝廷。

    后来,高玉泉不动声色的搞定了苏喇将军,使张煌易感到了威胁,又何况高睢的密告信没有下落,自然是如坐针毡,就不惜一切代价追杀高玉泉。他们查到了高玉泉投奔了阴阳教,就派雷默华带着特设营前去捉拿。阴阳界山虽然易守难攻,但是他们有洪双寿作为内应,还是信心满满的,一定能够抓住高玉泉的。

    当然他们的计划也是做得很好,只是他们想不到高玉泉得了两片九曲羊红,内力非同一般,不但杀了雷默华,打残了特设营,而且也重创了洪双寿的势力。高玉泉逃出了阴阳界山,张煌易更是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刚好他的女儿张冰男学武回来,又得了曹三酉的全部内力,武功高强。于是他们精心设计了宁国府阴谋,等待高玉泉上钩。

    陈董浩在张煌易的眼光盯在高玉泉身上的时候,加紧了自己计划。一方面要求外出追杀高玉泉,一方面训练军士,联络朝廷,做好了瓦解张煌易势力的所有准备。

    当张煌易自鸣得意包围了高玉泉的时候,陈董浩也联络了朝廷,一举瓦解了张煌易在杭州府的势力,又顺藤找到了张煌易伏杀高玉泉的那个树林地带,于是将张煌易包围起来,平定了江南局势。

    当然陈董浩在实施自己的计划看书,]网女生?时,没有高玉泉,他是万万做不到的,所以他在上奏朝廷的报表里,极力举荐高玉泉。不过宣宗皇帝朱瞻基也早就掌握了江南所有的动向,对高玉泉非常的欣赏,这次召唤高玉泉进京,不但是皇帝的意思,也是陈董浩和朝中众大臣的意思。

    可是高玉泉不知道等待他的命运将是什么,他此时也想不到他将来会是什么,但他牢记了父亲的话,再也不要做官,做官很难,也许稍有不慎就会像父亲一样。但是他有着与自己父亲一样的目标,那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他不做官又怎么能兼济天下呢?那时的社会如果没有官位,想要为老百姓谋福利,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月后,高玉泉进京,在金銮殿见了宣宗皇帝朱瞻基。这是个英明神武又睿智的皇帝,他一见高玉泉,立即下殿,握住了高玉泉的手,连叫“爱卿”,高玉泉感到受宠若惊,不敢越人臣之礼。宣宗皇帝朱瞻基又发诏要刘盖担任江南行省巡抚,陈董浩执掌大内锦衣卫,担任统领,又让高玉泉担任江南行省都指挥使司,提督江南兵马。

    高玉泉想不到皇帝把这么重的位置交给他,便以父母有孝在身请辞,同时推荐了顾明章。宣宗皇帝询问了一些大臣的意见。由于顾明章的父亲顾宇在世时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大臣们对顾明章还是很赞成的。于是皇帝下诏,还是要高玉泉担任都指挥使司,让顾明章担任都统,作为高玉泉的副手,鉴于高玉泉有孝在身,都统暂代都指挥使司行驶职权,三年后交权给高玉泉。

    高玉泉辞官没有辞掉,也觉得这样很好,毕竟要照顾皇帝的面子,也许三年之后,顾明章干得非常好,自己再去请辞,就好办多了。

    即刻圣旨下到江南,所有在平乱过程中立功的人员,该升的升,该赏的赏,江南重新归于宁静,老百姓也过上了安稳日子。

    那日朝见皇帝之后,高玉泉刚回到馆驿,就有宫内太监传旨让高玉泉去皇宫内院陪皇帝练剑。高玉泉知道朱瞻基好剑术,但让自己去陪练剑确实不同寻常。

    高玉泉心下惶恐,但还是去了。

    皇宫内院戒备森严,武林高手多如牛毛。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