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大师之作(2 / 2)  生于1984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层蔓延,直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乃至辛亥革命,虽然他们本身作为一个过时的旧阶级被扫入了历史的故纸堆,但开风气之先、思救国之始的功劳,却是无法磨灭的。

    正如那个时代的士大夫阶层一样,电影中的黄飞鸿也经过了思想转化的过程。一开始的他是保守的,甚至不无顽固。但随着叙事的开展,他一方面为留学归来的十三姨所感化,一方面被中国积贫积弱的不争现状所震惊,开始心向变革。

    当然,作为传统中国人的黄飞鸿,在大时代中也有着他个人的局限性。对待残破的国家和羸弱的国民,他像鲁迅先生所的那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却无法寻找到救国救民的法子。医术救不醒国人,拳脚更打不醒国人,他只能众人皆醉我独醒,退到家乡独善其身。

    而十三姨和牙擦苏等人,代表的是另一种中国人。他们全盘接受西化,却与这个古老国家显得格格不入,反而自己也成为了某些激进爱国分子的革命对象。

    他们的那一套不能拯救这个病入膏肓的垂老帝国,只能去证明,所谓华夏礼仪之邦、皇后土之地,距离世界,已经有了多么令人恐惧和绝望的距离。

    剩下诸形诸色的各色人等,无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阶级、阶层代表性,如严振东!

    严振东是个很悲情的人物,他身上带有旧秩序的隐喻——拳脚过人、武勇无敌。

    但在这个变幻的时代,他的那一套已经过时,所以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贫困潦倒英雄末路,要么犬附恶徒助纣为虐。他的死是自作自受,却也是一场命数的悲剧。拳脚永远无法低过枪炮,而他,不过是一个错误的时代中的悲情英雄。

    只是电影中提出的问题,许辉却没有给我们解答,他所塑造的黄飞鸿,佛山无影脚下从无三合之敌,正义者恒胜,不义者必毙,他用这样充满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简单手法,解决了电影中的矛盾与戏剧冲突,却也留下了一个问题,让人思考,让人深省…”

    陈宇的阅读一点也不深情并茂,明明是正面夸奖许辉,却听的当事人一点感觉也没有。

    “…行了,别读了!”

    “那给我钱!”

    许辉掏出钱包,然后有点尴尬了:“我身上没有现金,待会给你转账!”

    “…你想赖账?”

    “我是那种人嘛,对了,换件衣服…”

    “干嘛?”

    “马上我们要去沪上然后去杭洲,顺便给你放几假,回家看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