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4章 海事教育(2 / 3)  大明金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出来的徒弟不能给我干活,那后面的银子你就拿不到了。”

    老范想了想,道:“我怎么知道照你说的教,肯定能教出来?又若是徒弟太笨呢?”

    “徒弟你去挑,我不管。头三年你照我说的教,若是我的要求都达到了,人却不能用,那算我的,后面的你说怎么教就怎么教。我一文钱都不少你的。”徐元佐道。

    老范又迟疑了一阵,道:“相公能白纸黑字写下来否?”

    “你跟我来,咱们边写边说,断然不会糊弄你的。”徐元佐道。

    老范道:“我信得过相公。您是做大买卖的人,断然不会跟我玩什么手段。”

    徐元佐笑了:“你倒是聪明。实话说,我要玩手段也是为了挣大钱。跟你在这儿为了三千两玩手段,本钱都回不来呐!”

    老范听出这是徐元佐的玩笑,跟着乐呵。

    沈玉君眼看着徐元佐带着老范进了船舱,心中颇为讶异:这就骗到一个了?当初我找人去教,怎么没人肯教呢!哦,是了。我也没有出三千两这么大数目……一年三百两,这是学开船还是学点石成金啊!也不知道是谁骗谁!我得去看看,这没长心眼的表弟别又败家……

    她刚走出两步,心中又是一颤:他若是没长心眼,这全天下也就没几个有心眼了。

    ——不过还是得去看看!

    沈玉君总觉得徐元佐这个表弟太不叫人省心,从来不把银子当回事似的。徐家虽然家大业大,可为何能顺着他胡闹呢?徐家老爷都跟银子又仇么?

    带着重重思索,沈玉君追上了徐元佐,亲眼看到小徐和老范两人坐在桌边。如同朋友一样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具体细节。一旁替徐元佐执笔的梅成功只是听着,对这种情形已经木然了。

    “三千两实在太多了!”沈玉君上前大声吼道。

    老范心中一颤:来了个头脑清楚的……我就说天上怎么会掉银子下来。

    “我自己办学,跟你无关。”徐元佐淡定地挡了回去。

    沈玉君像是被人打了一拳似的,这才发现自己果然无法当徐元佐的家。她强道:“你是我表弟,当然有关!”

    徐元佐呵呵一声:“在商言商,若是家事回家再说。”

    沈玉君被气得直想扯头发:“你银子是大风刮来的啊!”

    徐元佐还真的认真思考了一下:“差不多。”

    黑吃黑嘛,跟的确大风刮来的差不多。

    老范战战兢兢看了看怒气冲冲的沈玉君,又看了看徐元佐。轻声道:“相公要不再跟家里合计合计?”

    “我的银子我做主。”徐元佐一把扯过墨迹未干的契书:“你找人看看,没问题就签字画押。”

    老范连忙道:“我识字的。识字的。”说罢竟是看也不看,直接签了花押,按了手印。

    梅成功被沈玉君的气势所迫,不敢抬头,飞快地抄写第二份。

    徐元佐也在这一式两份的契书上签了名,盖了指印。他一直很好奇。没听说过古人对指纹有专门研究和统计,但是他们怎么知道人和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呢。

    沈玉君见木已成舟,只能恨恨离去。

    徐元佐对老范道:“你看,这事果然惹人非议。咱们现在就把这教学大纲定下来。”

    “什么教学大纲……”老范一脸茫然。

    “凡事纲举目张,总要有个纲领。”徐元佐道:“来。你先说说,从一个啥都不懂甚至没见过船,没下过水的傻小子,到成为火长,乃至船长,要学点什么。”

    老范微微仰起头:“唔,这要学的可就多啦!”

    按照老传统,师父教徒弟并不是理论先行。譬如老范,十三岁那年上船,先是跟他大伯身后服侍,端茶倒水送饭。等船上呆熟了,大概三五个月,就可以去伙房里帮忙了。因为年纪小,其他活他也干不了。

    等再大一些,就可以跟着水手理缆绳,刷甲板。一直到十七八岁,力气上来了,才能学操帆,学牵缆,学掌舵。若是一般水手,基本也就止步于此。老范因为血缘关系,是内定的针谱继承人,中间还要自己学会识字、画图、跑板算船节航速。

    等到了二十五六岁,船上已经混得熟透了,站在大伯身边学着观星,背熟针谱上的口诀,并用这些口诀算出应该采取的措施。他所谓跟着大伯跑海十年学得本领,是从二十岁五六岁开始算,直到三十五六,方才独自管一船的航路,当了火长。又过了两年,他自己拉起了一支班底,方才算有了当船长的本钱。

    严格算来,少不到二十年打磨。

    如今他已经年过不惑,常年的风浪生涯落下了一身的病,看起来五十岁都不止。作为一个航海“世家”子弟,他也知道一般水手到了四十岁这个年纪,基本就上不得船了。即便作为火长可以多跑几年,终究还是希望能够早点上岸享福,说不定还能多活两年。

    徐元佐在老范自传式的叙述中,将他所从事航海业的历程一一提炼出来。

    海船发展到明代,效率要比宋朝时提高了两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