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01章 恩威并施(2 / 3)  执宰大明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后来王振再来内阁传旨时,内阁的阁老们把王振请到屋内就坐,毕竟王振代表的是皇帝。

    虽然王振表面上讨好朝中的文武重臣,装出一副事事顺从的模样,但内心仍然按耐不住攫取权利的****,一有机会就扩张自己的势力,而且常在私下里劝正统帝用重典制御臣下,反对开“经筵”、倡导文治,建议发展军事、以武治国等等。

    正是由于王振联武治文,故而内廷与勋贵集团的关系相处的比较融洽,在王振看来文官集团的威胁要远远大于勋贵集团,双方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当年,西域大捷的捷报传来后正统帝大喜,带领朝中文武大臣到朝阳门外阅兵,举行校场比试以振国威。

    王振于是利用这个机会,趁着正统帝高兴的时候把他的私党、隆庆右卫指挥佥事纪广报为骑射第一,使得纪广得以从卫指挥佥事越级提升为了都督佥事。

    随着王振按捺不住私欲的诱惑蠢蠢欲动,终于引发了朝廷文武重臣的警觉,在内阁的三位辅臣中杨荣的谋略最高,城府也最深,他知道三位辅臣年事已高,因此便和杨溥、杨士奇商量,准备从文臣集团中挑选内阁的接班人,培植内阁的势力,一旦三人退出内阁后,内阁可以与六部相呼应,继续对付王振。

    与此同时,张氏太皇太后也注意到王振篡权的迹象,心中感到十分不安,害怕前朝宦官专政的历史在大明重演,进而断送了大明江山。

    当王振向宋大山发牢骚,进而被正统帝派人传来宴会现场后,张氏太皇太后决定提醒正统帝谨防宦官专政,并惩治王振,以打消王振妄图干预朝政的念头。

    故而,张氏太皇太后让宫中的女官穿上了戎装,佩好刀剑,守卫在慈宁宫,然后把正统帝和英国公张辅、忠国公周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礼部尚书胡焕等辅政大臣召来议事。

    来到慈宁宫后,正统帝和张辅等人见到那些戎装女官后颇为惊讶,不清楚发生了何事。

    宋大山和王振作为正统帝的贴身内侍,自然时刻跟在正统帝的身边,一左一右地躬身立在正统帝的身后,大气也不敢喘,张氏太皇太后在朝廷威严甚高,两人虽然有正统帝为后盾也不敢表现出丝毫得不敬。

    张氏太皇太后望了一眼张辅等人,又看了看英宗,神色严肃地指着张辅等人对正统帝说道:“皇上,这些辅政大臣是先朝元老,受先皇之命辅佐皇上治理国家,皇上有事必须与之商议,倘若这些大臣不赞成切不可去做!”

    “朕谨遵皇祖母教导。”正统帝闻言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向张氏太皇太后一躬身,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把这两个狗奴才给哀家拿下!”张氏太皇太后闻言微微颔首,然后伸手一指宋大山和王振,怒声喝道。

    张氏太皇太后的话音刚落,现场那几个严阵以待的女官随即冲上前,把刀架在了王振和宋大山的脖子上。

    王振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跪在了地上,浑身直打哆嗦,他在朝廷里最忌惮的就是张氏太皇太后,张氏太皇太后杀他犹如捏死一只蚂蚁般简单,即便是正统帝也救不了他。

    宋大山一脸郁闷地跪在了那里,他属于遭受了无妄之灾,他平日里行事低调并没有什么事情触犯张氏太皇太后,但他毕竟是正统帝身边的宠侍,所以张氏太皇太后这次一并进行了敲打。

    “太祖皇帝曾经立下了规矩,宦官不得干预政事,违犯者定斩不饶。现在,你等侍奉皇帝不守规矩,按照我大明法律应当赐尔等一死。”

    张氏太皇太后伸手指着宋大山和王振声色俱厉地呵斥着,随后一甩衣袖,冷冰冰地喝道,“尔等还不跪谢皇恩!”

    正统帝见状顿时大吃了一惊,万万想不到张氏太皇太后竟然要杀宋大山和王振,情急之下连忙跪下替王振求情,请张氏太皇太后看在两人自幼陪伴他的份儿饶两人不死。

    张辅和杨士奇等人原本心中暗自叫好,这下可就除去了他们的心头大患,众人对深受皇宠的宋大山和王振颇为忌惮。

    不过,当看见正统帝下跪后,张辅和杨士奇等人心中暗自叹息了一声,没想到正统帝与宋大山、王振感情如此之深,看来两人这下是死不了了。

    因此,张辅和杨士奇等人也纷纷下跪恳求张氏太皇太后免宋大山和王振一死。

    “皇帝年幼,岂知此等宦官自古祸人家国,我看在众卿家的面上饶了这两个狗奴才,此后不许内侍干预国政,如有违犯定斩不饶!”张氏太皇太后环视了一眼现场下跪的正统帝等人,脸上的神色稍微放缓,指着宋大山和王振沉声说道。

    其实,张氏太皇太后本来就没有杀了宋大山和王振的心思,只不过是想震慑两人而已,毕竟她还需要内廷来对付朝堂上的文武众臣。

    宋大山和王振听后连忙磕头谢恩,纷纷信誓旦旦地表示绝不擅权,两人这才逃过这一劫。

    此后,张氏太皇太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派人到内阁去查问宋大山和王振有没有未通过内阁而自行决定的事情,对其进行了严密的监管。

    宋大山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