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2章 告老还乡(2 / 3)  执宰大明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从容离开京城。

    回忠王府的路上,马车里。

    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着,为杨士奇的遭遇感到惋惜,杨士奇为国效力多年伺候了五朝天子,堪称大明的朝之元老,应该风风光光地回乡,光宗耀祖才对。

    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李云天会把杨稷的案子压下来,可惜这次推动杨稷案子的不仅有文官集团的势力同时内廷也参与了其中,甚至里面还有勋贵集团的影子,因此杨稷的案子想捂也捂不住。

    在杨稷的案子上李云天已经尽了力,旁敲侧击地提醒杨士奇要关注杨稷在乡里的言行,为此杨士奇还特意回了一趟老家去探查,可结果却被杨稷和当地的地方势力联合起来的蒙蔽住,或许这就是天意。

    “王爷,杨公子会被朝廷处斩吗?”坐在李云天对面的林馨见李云天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不由得开口问道。

    作为李云天身边的贴身副官,林馨自然清楚三法司审理杨稷一案的进程,从现在的情形来看杨稷这次将难逃一死。

    “罪无可恕!”李云天闻言苦笑了一声,口中缓缓迸出了四个字,由于杨稷作恶太甚即便是正统帝都很难下恩旨赦免他的罪责。

    “杨阁老真是可怜,因为杨稷的事晚节不保,实在令人惋惜。”林馨摇了摇头,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俗话说的好,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杨稷虽然作恶多端,但他毕竟是恩师的长子,本王不会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李云天的脸上浮现出了黯然的神色,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虽然李云天不能阻止杨稷的死刑,但他却能把杨稷的死刑往后拖,拖到杨士奇死后再执行死刑,这一点他身为都察院的左都御史还是能做到的,也算是对杨士奇最后的慰藉。

    元宵节过后,杨士奇拖着病体参加了大明正统八年的第一次大朝,见到面容憔悴的杨士奇,在千步廊侯朝的文武百官纷纷向其躬身行礼,杨士奇含笑点头致意。

    虽说杨稷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但杨士奇一身正气,誉满朝野,朝堂上的众臣对他还是心有敬畏,见其落得如此的下场不由得心生同情。

    太和殿上,杨士奇以有疾在身和年事已高为由,向正统帝跪请告老还乡。

    正统帝原本不允,但杨士奇再三祈求,见其心意已决后正统帝这才松了口风,让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回家颐养天年。

    对于杨士奇的请辞,大殿上的文武重臣并不感到意外,杨士奇已经年近八旬,早就应该回乡养老,更何况还有杨稷一事的打击。

    退朝后,杨府一反常态地热闹了起来,京城的文武官员纷纷登门拜访杨士奇,也算是尽一场同僚之谊。

    杨士奇并没有在京城久留,很快就办理完了交接手头事务的手续,在二月初的一天清晨,趁着京城大朝的机会带着一家老小悄悄离开了京城,满朝文武谁也没有通知。

    就在杨士奇一家离开京城后不久,身后的官道上忽然掀起了一股漫天的灰尘,只见数十匹快骑疾驶而来。

    “老爷,忠王爷来了。”管家远眺了一眼那些追近的骑士后,连忙走到杨士奇所乘坐的马车前,隔着车窗沉声禀告道。

    “停车!”杨士奇正坐在车上闭目养神,猛然听闻这个消息后吃了一惊,要知道今天可是朝中大朝,京城的文武大员都进宫见驾,随后想到了一件事情,连忙让车夫停车。

    李云天与一般的朝臣不同,由于其手头公务繁忙,故而张氏太皇太后让正统帝下了恩旨,允许李云天只在朝廷遇到重大事务时参与大朝,这就使得李云天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手头的事务,也使得他能够追来给张氏太皇太后送行。

    对于张氏太皇太后和正统帝对李云天的这个恩典,满朝文武虽然心中嫉妒但也无话可说,李云天时常由于忙着手头的公务住在讲武堂或者文渊阁里,这一点无人能及。

    “恩师,您走的时候怎么也不通知学生一声,学生差点就不能给您送行了。”来到立在马车旁的杨士奇面前后,李云天翻身下马,向杨士奇行礼后说道。

    “王爷公务繁忙,老夫岂能打扰王爷。”李云天能来杨士奇心中感到非常高兴,微笑着向李云天拱手回礼。

    “恩师,回乡后切要保重身体,有机会学生会前去看望您。”李云天这次带来了一坛正统帝赏赐的御酒给杨士奇送行,让手下的侍卫倒了两杯酒后冲着杨士奇一举,高声说道,“祝恩师一路顺风。”

    “呈王爷吉言。”杨士奇笑着从侍卫手里接过酒杯,与李云天碰了一下,两人一饮而尽。

    “恩师对学生教导,学生铭记在心,没感难忘,多谢恩师这些年来的栽培。”随后,李云天让侍卫倒了第二杯酒,双手捧着躬身向杨士奇说道。

    “王爷言重了,老夫只是尽了微薄之力而已,实在不敢贪功。”杨士奇闻言再度大笑了起来,笑得很开心,然后一仰首把第二杯酒喝干。

    “恩师,京城之事恩师可放心交给学生,学生必当尽力而为。”接近着,李云天又让侍卫们倒了第三杯酒,郑重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