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 聪明的外交(2 / 3)  穿越清朝当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不论是海军实力还是陆军素质大清远胜于日本。小日本是否还敢像历史一样在朝鲜问题上跟大清过不去还不置可否,打不打的起来还不知道呢。

    因而在这种时候,中国更不能直接站到英国的面前,几百年来,凡是敢于和约翰牛直接对抗的,都倒在了他们的脚下,其中包括像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罗曼诺夫王朝领导下横跨欧亚的俄国。以及这次自己即将访问、现在正如日中天地德意志第一帝国。缅甸战争之所以能打赢,是因为光脚不怕穿鞋的,以当时中国的国力,英国人如果全力以赴,未必不能重演前两次鸦片战争的结局。但付出的代价必定很大也就是了,因为中国是极端封建集权的独裁统治,而且中国的社会经济还是以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所以只要中国皇帝坚持作战,要想让中国崩溃是一个很难地事情。在当时国内经济出现混乱、各殖民地遭受攻击,又没有外力可借的情况下。英国人还是审时度势地放弃了缅甸,夺回了伊朗、阿富汗、土耳其。

    但中国不可能永远都停留在小农经济的社会,中国要发展。必然要加大商品流通、改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对外贸易的比重,一旦社会发展到那样的地步,英国人可以扼住中国喉咙地手段就多了。到时中英如果再次交战,英国只要把中国沿海的那些工厂一炸,将海港一封,已经习惯了面粉、火柴、牙膏、肥皂这些生活资料的人民就会起来造反。

    所以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强大到不惧外敌侵犯的时候,必须找一个国家,代替自己吸引英国人的目光。关绪清选择地是俄国。这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领导下地俄国就已经从克里米亚那场导致一位沙皇自杀、整个黑海舰队沉没的惨痛失败中缓过劲来。1877年第十次俄土战争,俄国利用巴尔干斯拉夫人地民族解放战争,打着“解放”的旗号,对土宣战。俄军在罗马尼亚军队和保加利亚军队的配合下,接连攻克普列文、索非亚和亚得里亚堡等土军驻扎的重镇,若不是后来英国干预得及时,俄国恐怕已经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海峡。不过这次战争也使得俄国在欧洲获得了比萨拉比亚南部,在亚洲获得了巴统、卡尔斯、阿达等地,并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这两个主要由南斯拉夫人组成、信仰东正教的国家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俄国人如此高调的豪取强夺已经引起了英国人的不满,在土耳其、阿富汗等英国殖民地反俄的情绪相当高涨,关绪清看准了时机,欺骗了俄国公使,假意结盟。通过俄国牵制英国,让自己轻松夺取缅甸。并让英国人替自己狠狠第教训了这匹恶狼。

    这三年来,俄国人到处遭到英国、法国的排挤,经济、军事一落千丈。不过凡是都有两面性,就在事事不顺的时候。俄国人索性单一的发展海军,原来排名世界前三的海军开始复兴,从第十次俄土战争结束到如今,短短不过十年时间,俄国就建成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号、格奥尔基·波别多诺塞茨号、切斯马号、西诺普号、亚历山大二世号、尼古拉一世号、十二使徒号、甘古特号共八艘大型战列舰,加上1872年建造的彼得大帝号和明年即将服役的纳瓦林号,俄国的战列舰数量一下子达到了两位数,要知道这些可都是超过万吨的大家伙。

    有了强大的海军,俄国人开始更加执着地追求他们通往各大海洋的窗口。在波罗的海沿岸,他们吞并了立陶宛王国,并在那里修建了大型的造船厂;在北冰洋沿岸,他们从瑞典手中抢过了芬兰;在太平洋沿岸,他们租借了济州岛;而在上一次的俄土战争中他们差一点打通了前往地中海的道路。四大洋中,他们在三大洋上都拥有了港口,剩下的就只有印度洋,而似乎他们离这个目标也不远了。在阿富汗和伊朗,俄国窥视的特别厉害,始终保持着相当的兵力,或许对上次被英国人击败还耿耿于怀,特别是在西线面对德奥意三国同盟,东线面对蒸蒸日上的中国均无进展的时候,他们把所有的实力都放到了中东的赌盘上。

    而这样做大大破坏了英国地传统势力地盘。特别是威胁到英女皇皇冠上的明珠——印度。这样的对手正是吸引英国人目光的绝佳目标,当英俄展开全面对抗的时候,中国正好可以躲在俄国人身后安心修炼内功。那样等英国收拾完俄国人后,在想起中国的时候,会发现中国已经不是他可以随便揉搓的了。

    正是秉承着这样地外交政策,关绪清这几年一直对英国保持强势,而对俄国则适当地妥协。即便俄国还是时常出兵在东北大肆抢掠,但关绪清只是让总理衙门对俄国大使提出了几句云淡风轻的抗议也就过去了。果然,约翰牛被俄国人吸引了大部分的精力,他们忙着拉拢土耳其和日本,以牵扯俄国人的势力,对付陆权国家,他们传统上是不会赤膊上阵的。至于中国,也就顾不上了。故而才有了中国这几年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不过随着今年德、奥、俄三国再保障条约地到期,一切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这份在俾斯麦倡议下,由德、奥、俄三国皇帝亲自签署的边境安全保障条约,使得三国在西线关于波兰、巴尔干等问题上取得了谅解,俄国得以专心向东方扩张,而德国领导的三国同盟集团则在欧洲一家独大,彻底孤立了德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