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节 维谷(2 / 3)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薄的头发,手里捏着一串人骨念珠絮絮叨叨的念着什么。

    尚东赞和尚恐热都站在朗达玛的跟前,看着这幅描绘了关中山川地形的地图,两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担忧。

    尚东赞不仅带来了兵败的消息,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虞国的皇帝出现在了战场上,而且还跟野猪一样生猛。

    “八千人被他三百人莽穿了?”尚恐热依旧不敢相信尚东赞带来的消息,再一次询问。

    “他几乎一个人就击败了我五千人的步队。”尚东赞还是很厚道的将情报和这两位共享,因为也瞒不住。“我就是把剩下的三千人都堆过去,也赢不了。”

    “人数对那个匹夫没意义。”尚东赞接着补充道:“善无畏大师也拦不住他,这厮只要还带着那些骑兵在武功县以东溜达,分兵劫掠就很危险。”

    善无畏这个名字显然刺激到了朗达玛和那个白袍大汉,他们自然都知道这位是个怎样的人物。

    不过毕竟还是有统治对象和统战对象的区别在,无论尚东赞和善无畏都是值得特殊对待的奢遮人物,所以他们也就下意识的忘掉了善无畏是金刚乘僧侣的这个事实。

    其实善无畏如果愿意火线突击加入苯教,白色法袍的大汉不介意直接给他一个上师的身份。

    大相的话让朗达玛皱起了眉毛,其实劫掠是一个经济问题。也就是你为了劫掠投入的成本和劫掠的收入是否能成正比。

    首先是劫掠队伍的人数比例,不能太多,人数太多的话,会把劫掠所得祸害个干净,那就不叫抢劫而是自助了。

    其次就是速度一定要快,皇军一定要赶在老乡转移前进村。

    如果虞国的军队都跟凤翔军一样龟缩在凤翔城那样的据点内,劫掠的风险和损失就会很低,收益就很大。

    现在这种局面,五千人的队伍都会被这一股人马击败,这就意味着继续劫掠已经变得不可行了。

    吐蕃赞普的眼睛盯着白玉京,眉头紧锁,从武功到白玉京之间是八百里秦川的菁华所在,三百多个骑兵仍在这里就跟大海捞针一样,如果李旭不主动求战,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些敌人会藏在哪里。

    “储备不够了。”尚恐热道:“不如早点启程回去。”

    吐蕃军队一向不带补给,他们的军资主要依靠劫掠所得,几万人每日的人吃马嚼可不是个数目,尚恐热的意思便是既然武功县以东的关中平原去不成了,那还是早点收拾收拾打道回府比较好。

    越早回去,这次劫掠的所得也就越多。

    朗达玛摇了摇头,赞普知道,这便是自己和下面这些大贵族的根本分歧。

    自己的目的,乃是通过一次次入侵削弱虞国,最终将其拖垮或者征服。而这些大贵族们则是抱着偷鸡的心态来的,现在鸡因为虞国皇帝看家飞了一半,到手了一半,偷不到的鸡了,这些人就动了启程回家的心思。

    人心散了。

    “虞国子的武功真的到了这样的境地?”穿着白色法袍的大汉问道。

    尚东赞转过头,此人名叫巴彦·古力翁仲。乃是雍仲苯教的十三位上师之首,法号“雪山自在王如来”。其实自从佛教传入吐蕃之后,吐蕃贵族们便看着残忍嗜血的苯教不顺眼。

    随便一场法会就要耗费大量的牲畜不,仪式上还要许多珍禽和人牲,将活人剥皮拆骨更是不在话下。这些上师们口称这是信仰与福报,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愚昧。

    现在之所以联起手来压制佛教,其根本在于遏制僧侣们的权力滋长,而不是因为这些苯教有多神圣高明。

    不过话回来,原本已经衰落的苯教也不知道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最近十年高手层出不穷,每一个武功都突飞猛进就,这也让朗达玛灭佛有了依仗。

    “巴彦上师,虞国子脉轮所生的能量刚猛霸烈,他硬功又极强,近乎刀枪不入。便是善无畏全力出手也不能伤他。”

    巴彦点了点头,转过身对朗达玛道。

    “赞普若是因为这等事便退兵,实在是得不尝失,本佛愿将诸位转世大成就者招来,将其诛灭。”

    这位雪山自在王如来冷笑道:“几日后,我们十三位苯教大成就者便齐聚军中,那时只要我大军向前横扫关中直逼白玉京,虞国皇帝必有所动作,他只要现身,我们便将其擒杀。”

    苯教大师的话语引得尚东赞和尚恐热一阵摇头。

    军旅之事不是江湖斗狠,江湖上输了回去还能练功重来,战事一败那可是国运倾颓,社稷覆灭,绝对不能如此儿戏。

    营帐之中一片沉默,这时赞普帐前的一位军官闯了进来。

    “启禀赞普,探子渭河南岸有虞军的动向,有步骑不下两三千人。”

    “打得什么旗号?”尚东赞眉头一皱,难不成虞国皇帝忽然度过渭水去了南岸?可那里并没有吐蕃军队啊。

    “旗号繁复杂乱,不成章法。”

    莫非是疑兵之计?尚恐热望向朗达玛,突然身后多了这么一支部队,就是想退也麻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