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国贸之夜(2 / 6)  金拇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我像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和胡敬乘坐电梯抵达国贸大厦的二十三层,胡敬对这里的熟悉程度令我自惭形秽。

    电梯门打开时,两位妙龄女子向我们鞠躬致欢迎词。

    “请问先生几位?”其中一个小姐问胡敬。

    “两位。”胡敬说。

    我们在小姐的引领下,在一张被花丛环抱的雅致餐桌旁落座。

    胡敬将烫金菜谱打开推到我面前,说:“你爱吃什么?”

    我赶紧把菜谱推回去,说:“不怕你笑话,我几乎没在外边吃过饭。”

    胡敬问我:“没什么不吃的吧?”

    “没有。”我说。

    胡敬叫小姐点菜。

    我说:“就两个人,少要点儿。”

    胡敬点了五个菜。

    “太多了。”我从胡敬手中缴下菜谱。

    胡敬对小姐说:“就这些吧。”

    置身于优雅的环境之中,我和胡敬面对面坐着,我忘记了一切。

    胡敬喝了口茶,说:“光阴似箭,好像上小学就是昨天的事。”

    我说:“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我这么没出息。”

    胡敬笑了:“你应该说我是胆小导致的出名。”

    “主要是靠才能。”我说,“有才真好。”

    “凡事都有利弊。”胡敬说,“才不可用尽。用尽招灾。”

    我心中一惊。

    胡敬又说:“当你功成名就后,你总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各种方式炫耀,然后你就成了众矢之的,然后你就完了,众矢之的的结局当然是万箭穿心。咱们的同胞干别的不一定行,枪打出头鸟却个个是百步穿杨的行家里手。”

    我想起了我的金拇指。

    我自言自语:“千万不能成为众矢之的。”

    胡敬说:“有时也是身不由己。事业有成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照你这么说,人不用奋斗了,当普通百姓最好。”我说,“你不知道我们这些普通人日子过得很难,受限制的地方很多。”

    “公民没有触犯法律,却处处感到受限制,这是一种悲哀。”胡敬感叹。

    我说:“我爱人的一个亲戚打官司,明明有理,却败诉了。就因为对方在法院有人。”

    “法律如果有弹性,就成了怂恿犯罪的酵母。”胡敬严肃地说。

    胡敬的话真有水平。

    “你应该多写书,让更多的人分享你的思想。”我发白内心地说。

    “我已经出版了八本书。对了,我给你带了一本。”胡敬从皮包里拿出一本书。递给我。

    我双手接过胡敬的书,我翻开扉页,上面有胡敬的亲笔题字:欧阳宁秀惠存。胡敬。

    “谢谢你的书。谢谢你给我签名。”我如获至宝。

    胡敬说:“写作不可能永远创新,弥补这一遗憾的方法是尽快创造经典。我希望我送给你的这本书是经典。”

    “一定是经典。”我说。

    小姐过来给我们补茶水。

    我说:“你交往的名人多,和我这样的老百姓接触,反差很大吧?”

    “我最烦和名人打交道。”胡敬说,“还是和你接触轻松。有一次,我参加一个会,休息时,我和一个文艺界的名人外出,他戴着墨镜,怕别人认出来。他无意挡了一辆汽车的路,那司机张口就是你找死呀,那名人摘下墨镜,露出庐山真面目,他对那发愣的司机说:‘你没有资格和我说话。你只能对我说一句话: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真牛。”我说,“人比人,气死人。”

    “一般人是挣钱,能人是造钱。”胡敬说,“造钱就是人们常说的创造财富,挣财富和创造儿财富不是一个概念。”

    我说:“你是创造财富的人,我是挣财富的人。”

    说完我觉得可笑,在胡敬眼里,我和他有可比性吗?

    小姐开始上菜。

    “吃吧,这里的菜味儿还可以。”胡敬对我说。

    我发现,多好的菜,和胡敬的言谈比起来,也没味儿。我喜欢听胡敬说话,听他说话,是地道的享受。

    我觉得像胡敬这样的成功人士肯定是有成功窍门的,我想给曲航寻觅事半功倍的方法。

    我问胡敬:“你觉得你成功主要靠什么?”

    胡敬没有马上回答我,他的嘴里有一块白鳝肉,他嚼完肉才说话。我顿悟,刚才我一边吃一边说话,嘴里的残渣余孽告老还乡喷到一盘菜里,弄得我挺尴尬。

    我跟胡敬学了一手,聚餐时,不能一边嚼一边说话。

    胡敬说了四个字:“抓住机会。”

    “抓住机会。”我重复。我回家要告诉曲航。

    胡敬说:“看过电影《辛德勒名单》吗?”

    我点头:“奥斯卡获奖影片。”

    胡敬说:“二次大战时,纳粹大规模屠杀犹太人。有位叫奥波德。佩奇的犹太人被党卫军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