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51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2 / 4)  明鹿鼎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答应。

    “回头问一问雕刻实,能不能刻画。”韦宝担心乡里的实没有那么高超的手艺,不管在瓷器上画画,还是在钤印上刻画,都很困难,“火柴盒和肥皂盒上面,分别刻个美女上去油灯的包装便不用了。若是没有那个技术就算了。”

    “好的,总裁。”林文彪和邓大梁一起答应。

    有样品做模板,并不困难。

    韦宝说罢,便回去了,本来以为要弄到很晚,但是简单的交代给手下,便不用多少功夫。

    现在只需等到三日后,等第一批产品除了,包装好,跟着产品一起上山海关。不管销售还是考科举,主战臣在山海关,韦宝近期会在那里待上一些时日。

    韦宝晚饭前准时赶回自己的房子,只有王秋雅在,范晓琳工作没有回来,徐蕊去参加董事会,也没有回来。

    王秋雅也有公职,在总裁秘书处任副管事,但总裁秘书处的办公地点就在韦宝的住处,其他三十多名丫鬟,宗韦宝房子的外围。

    韦宝吃过晚饭,便在房中用功,看些跟八股科考有关的东西,四书五经这些,他现在已经有个概念了,不过要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还必须到山海关正式蒙学,这个过城一定要走的。

    王秋雅轻轻地敲了敲门。

    韦宝抬头,“进来。”

    “公子,吃过晚饭,你还没有喝热茶。”王秋雅推门虚开,轻声道。

    韦宝嗯了一声,他有个习惯,饭后要喝点热茶。

    王秋雅端茶进来之后,见韦宝正在看书,提醒道:“收了六千多本地乡民,他们该当如何安置?今天有不少人来咱们甲问过了,再没有活儿做,好些人要背井离乡外出逃荒。”

    韦宝嗯了一声,倒是将这件大事情忘记了Y时背脊一燥,只觉得头皮发麻!

    他本来是想,先不管那些人算了,因为现在粮食压力太大,就手头的粮食,如果再买不到粮食的话,维持这个月都困难!

    而且,就算春耕的情况顺利,种下去的种子,也不能立马变成粮食,就是土豆、玉米、高粱那些高产作物,也最快要到三个月之后,才能收获第一批嫩苗,那样就拿来充饥,是最浪费的☆好是等到果实成熟,饱满的时候才收获。

    但是既然都收留了大批流民,这些本地的乡亲反而不管不问,实在是说不过去。

    韦宝头疼的往贴着上等皮草的‘老板椅’上一靠。

    王秋雅轻声道:“我是不是多嘴了?惹得公子烦心了吗?”

    “不关你的事情,而是我想不出什么好办法!”韦宝道:“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买粮食,然后安排那些人做事!不给粮食,都是忍饥挨饿之人,想干活也没有力气。”

    韦宝手里不缺活儿,按照他构建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想,就是一百万人,日夜不停的干五年都不一定能完成,有大把的工作机会;是光有工作机会,开不出工钱,人家能行吗?人不是机器,得吃饭,就是机器,也得上油,得保养,得加燃料。

    韦宝原先是想装聋作哑混过去的,因为这些乡民的欠据在那帮里正、甲长和富户们手里捏着呢V在不同了,都在他手里捏着,其实,韦宝现在手下的上万人,都等于是他的奴;是他没有用管理奴的方式管他们,给了手下人更多的自由,好为将来这些人把账务还清之后,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老百姓转型。

    现在韦宝对这些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粮食是不好买,到处都缺粮。”王秋雅轻轻地叹口气,“先喝茶吧,等会凉了。”

    韦宝慢慢的啜着茶水,脑子在飞速转动,只是实在想不出买粮食的法子!别说是给老百姓吃的,就是那些卫所的官兵,现在粮食供应都紧张!

    这种年景,也就一些大的士绅大户家里能安然无恙。

    “要不然,心巢一点,就实情相告,暂时没法管他们了,让他们出去当流民,到夏天夏收的时候再回来,也没有几个月*不然,咱们自己原先的这三千多人都不够吃。”王秋雅出了个主意。这是最笨,最没有办法的法子了。

    韦宝看向王秋雅,“这么做,就是逼他们六千多人出去当流民啊,不知道有几个人还能撑到夏天回乡?”

    这一刻,韦毙觉十分伤感,人的生命多脆弱啊?尤其是自己连日大吃大喝,现在身上衣着光鲜,腹中饱的感觉,和一个多月之前,一家人眼见一条鱼都要笑的眯起眼睛来的情况对比,反差太大。

    也许自己真的只是一个小格局的人吧?韦宝黯然想到自从有了更大的权力,要担负更多的责任之后,时时觉得很累,一呼百应,前呼后拥是威风,可敌不过这背后要操持,要烦恼的一大堆事情啊。

    陆路购买肯定不行,韦宝已经入关过一次,到了北直隶的好些地方,河间府和京师都去过了,知道那里的市抽况,黑市又贵,物量又少,根本无法满足上万人的团队的需求!

    想来关外的情况也差不多b灾不仅仅是大明,建奴的地方也一样,要想办法,只能从蒙古人那里想办法。但是听说建奴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