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00 秀才公】(2 / 6)  明鹿鼎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乐呵呵的迎上去与吴雪霞见礼,韦宝的礼数还是很周全的。原先因为刚刚接触吴雪霞这等富家大秀,心里有点抵触情绪,但是现在韦宝连那点情绪也没有了,他正在一步步的脱离鵰丝气质。

    一定是穷人先自卑,才会生出鵰丝气质的,你若不自卑,别人想在你面前装逼,想打击你的信心,也不容易办到!

    “恭喜韦公子中秀才了,我是来喊我二哥走的,顺便陪我弟弟来还韦公子那一万两纹银!”吴雪霞冷淡道。

    韦宝哦了一声,笑道:“不用这么着急吧?我又不缺银子。”

    “那是,韦公子得了几十万两纹银,还在乎一万两纹银吗?”吴三辅一副佛系青年的笑容,“正好你们来了,我们今天一起参加韦公子办的同窗宴会,父亲今日肯定在永平府过夜的,明日父亲必定要参加府宴吧?”

    吴雪霞没有回答吴三辅的话,没有直接接受吴三辅的韦宝的宴会邀请,暗忖人家中秀才,搞同窗宴会,你这么积极做什么啊?

    “韦公子,这里是一万两纹银的银票,晋商大顺风银票,如假包换。你点一点,然后将与我弟弟订立的契约还来吧!”吴雪霞从袖中拿出一叠银票伸向韦宝。

    韦宝笑着接过,看也没有看,递给王秋雅:“既然吴大秀这么着急,把契约拿给吴大秀吧。”

    王秋雅粉脸一红:“我没有带在身上,放在海商会馆了。”

    韦宝对吴雪霞笑道:“吴大秀,这就是我的海商会馆,都到了门口了,就一起参加我们的同窗会吧?没有你这等大美女一起,不好玩呀。”

    吴三辅听韦宝称赞妹妹美貌,并不觉得韦宝孟浪,反而哈哈大笑,对吴雪霞道:“对啊,都到了门口了,雪霞,你就留下来吧!”

    吴雪霞听韦宝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自己美貌,粉脸微微一红,美眸微微一翻,不置可否,不过,契约是肯定要拿回来的。

    吴三桂一直没有吭声,那一万两银票,自然是吴襄给他的,吴襄生气归生气,但诚信还很不错,在乘坐马车回到下榻宅院之后,立时想到了还有吴三桂跟韦宝打赌的一万两纹银没有支付,便让吴雪霞和吴三桂带着银票过来‘清账’来了。

    吴三辅见妹妹不吭声,便知道她想参加,笑呵呵的拉着妹妹和吴三桂进去。

    韦宝也招呼几个公子哥同窗和其他一些同窗延进去,“大家都来过一次了吧?把这里当成自己家,都随便一些,招呼不周,也不要见怪才是。”

    众人们寒暄客气一阵,虽然几个公子都在心中对韦毙成见,尤其见韦宝这趟赢了这么多银子,嫉妒的发狂,不过,大家毕竟都是读书的斯文人,表面上做的,都还过得去。

    韦宝是做生意出身的人,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管是不是真心朋友,只要能走到一起,那就是有共同需要依仗依靠的地方,就有结交的必要,维持朋友关系,总比变成对手要好的多。

    即便是做对手,那表面搞好关系,也比直接敌对要好的多。

    科举有四大宴席,都是官府牵头请延们的,由于科举制度自唐代以来,分设文武两科,故四宴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

    鹿鸣宴是为新科举子而设的宴会,起于唐代,因为宴会上要唱诗经,信中的“鹿鸣”之诗而起名。从唐至明、清一直相沿。

    琼林宴是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起于宋代。“琼林”原为宋代名苑,在汴京今开封)城西,宋徽宗政和二年112年)以前,在琼林苑宴新及第的进士,因此相沿统称“琼林宴”,后一度改为闻喜宴,元、明称恩荣宴。

    鹰扬宴是武科乡试放榜后考官及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所谓鹰扬,是取“武如鹰之飞扬”意思。

    会武宴是武科殿试放榜后,在兵部举行的宴会,规模比鹰扬宴更大。

    吴雪霞刚才说的明日府宴,那是辽西本地世家大户们的一次大聚会G由知府大人发起,宴请这次通过了院试的秀才们的!

    辽西已经十多年没有举办这种大型宴会了,尤其是因为科考而举办的聚会,通常都是为一些军政上面的事情,本地的世家大户们才聚集在一起。

    这种聚会,是世家大户显示实力的时候,越有身份,越要参加,像秀才这种身份,不管富贵,也是可以参加的,这都是封建时代的一些特殊现象。

    韦宝以前在影视作品和械当中,常除说秀才科考通过之后,当地官府会办一个‘簪花宴’,但是韦宝发现,那个名称完全是误导,甚至可以说是造谣,绝不可能叫什么簪花宴。

    “男子簪花”,是古时的男子,用时令鲜花,或金银、绸绢等,制成假花插于发髻、鬓角或冠上,作为装饰或礼仪程序的一种风俗。所簪之花有:茱萸、木槿花、蔷薇、梅花、杏花、棠梨≡莉、牡丹、菊花等样式。

    先秦时代,花因为美丽的外表及其香味,成为一种美好事物的象征。但无论在中原还是南地,花因其脆弱的物质形式,而被认为是一种女性化的意象。

    南方亦有佩兰之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