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76 王秋雅带着李乐水和李乐土来了】(2 / 5)  明鹿鼎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能看入眼。”

    “哼,转的还真快,但愿你是在说菜才好。”吴雪霞没有理会吴三辅了。

    天地商号全聚德烤鸭店的效率很高,吴雪霞先上来点菜的,到韦宝和吴三辅现在上来,总共也不过七八分钟,已经有三盘热菜,三盘凉菜上桌了,全部都色香味俱全,一看便让人有食欲。

    等到烤鸭端上来的时候,香气扑鼻,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烤好的鸭子,将皮肉切成一片一片的装入盘中,食用时蘸点甜酱,裹着葱白段,卷入薄饼,咬一口,好扎实,好满足的感觉。

    吴雪霞吃了一口卷了烤鸭的薄饼,有些激动道:“这么好吃啊?”

    韦宝呵呵一笑。

    “矜持一些好不好?好歹咱们吴家在辽西辽东也是屈指可数的富贵人家,你这千金大小姐,怎么这样?”吴三辅倒是很稳重的模样。也尝了一口,然后连连点头,说好吃。

    “这里又没有旁人,确实是好吃嘛。”吴雪霞笑眯眯的接着吃,也没有功夫管哥哥刚才数落她不矜持的事儿了。

    韦宝听吴雪霞说这里没有旁人,显而易见是已经将他当成自己人了,心中温暖,笑呵呵的为两个人都倒了一点酒。

    “哎?你们韦家庄四特酒,不是都有特制的酒瓶吗?”吴三辅边吃边问道:“你们自己的店不用自己的酒吗?这不是四特酒吧?”

    “这的确不是韦家庄四特酒,而是山西汾酒,咱们辽西的四特酒要送入关内来,光过关税都付不起了,还赚什么银子啊?”韦宝苦笑道:“汾酒是京城现在最流行的酒,我这个是汾酒中最陈年,价最高的。”

    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晚唐时期,大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从那时候开始有蒸馏酒,要不然以前都是黄酒。

    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

    从大明朝中期开始,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蜚声于世。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进军北京,路经杏花村畅饮汾酒,赞誉为“尽善尽美”。

    清李汝珍在《镜花缘》一书九十六回的曲牌中,列举当时全国知名酒类五十余种,其中推汾酒为首,另外《两般秋雨庵》、《清稗类钞》等也有不少嗜饮汾酒的记载。

    吴三辅喝了一口:“嗯,的确很不错,不过,我也没有觉得比你们韦家庄的四特酒强啊?你们韦家庄四特酒要是能拿到京师卖,质量不比这个差,价钱比这个低,最关键还是那个晶莹剔透的酒瓶子,立马能将这种酒挤得没路走吧?现在辽西,我们吴家的酒坊都快被你们击垮了。”

    “对啊,韦宝,你们的酒本来就好,又弄个那么漂亮的酒瓶子,谁卖的过你们?再这样下去,迟早辽西辽东都是你们韦家庄的四特酒!”吴雪霞也道:“你们的酒若是进入北直隶,高档的宴席肯定都用你们的酒,有钱人肯定都会喝你们的四特酒。”

    韦宝苦笑一下:“那又怎么样?像大明如此限制货物流通,而副食品,像是酒这种东西,本来就有地域局限性,再卖的好,恐怕也只能在辽西卖卖。加了过关税,价钱至少翻三番!到时候就没有太多竞争力了,而且我们也有少量的四特酒放在京城卖,销量很一般。辽东还不都是你们吴家的酒吗?所以说啊,东西好不好,不如有没有权力。”

    “两样都得要!”吴三辅道:“再有权,东西太难吃,也是没用的。晋商拉帮结派的早,跟很多北方官员都有世交,的确比较占便宜,他们这酒也确实不错。四特酒要想在北直隶闯出名号,得成为贡酒。”

    “成为贡酒?哪里有那么容易哟。没事,反正我也没有指望餐饮赚钱,我对他们的要求是不赔钱便可以。”韦宝笑道:“我主要是看见北方市面太萧条了,自己做点贡献罢了。大部分天地商号的商铺租给小商贩,一个月才收一两纹银而已。”

    “那你这还赚什么银子啊?这比没住处的人自己盖房子住都划算了。”吴雪霞不由道:“一家店铺要是上下两层的话,至少能睡得下三四十口人,你算是帮很多流离失所的人安置住处了。”

    “对啊,我就是这么想的。”韦宝笑道:“这种世道,谁都不容易,只要不赔钱,又能帮助人,何乐而不为?要是整个大明的大大小小的地主,但凡稍微有点我这种心思,我不说多,有一两成就足矣,那样的话,世道再差,老百姓也能熬过去。要是北方的老百姓都饿死了,或者都跑到南方去了,恐怕世道更加萧条。”

    “可惜啊,别说一二成,恐怕像你这种人,整个大明都屈指可数!有谁做买卖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帮人的?”吴三辅笑道:“合着你就对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们狠啊?”

    “三辅大哥,千万别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