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834 蓟辽和辽东的大型议事】(2 / 3)  明鹿鼎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重装骑兵的问题在于人少,而且只能冲锋一波流,而真正的铁骑强大在于轻骑射,全民皆兵。

    蒙古和建奴的马虽然矮小但是耐力强,耐寒补给简单,动不动就爆出十万骑兵,一人三骑。

    无穷无尽的机动性,烧后方,劫补给,以战养战。

    别说弄几百重骑兵,就是几千,几万,可能还是没有什么用,追不上防不住,战略上就败了。

    最后打决战,轻骑兵就从阵前掠过去,专射无甲单位,重骑兵过来他就跑,等士气快崩了,重骑兵被溜差不多了,建奴的重骑兵出来雷霆一击,就可以收场了。

    轻骑兵的最大作用,不是对刚,而是获取战略主动性。

    是跑是拖是打,完全都是建奴说了算,这是明军和宝军打不过建奴铁骑的根本原因。

    建奴铁骑绝大部分是轻骑兵,有少量的重甲骑兵。

    搭配的很合理。

    应付建奴的游牧骑射手,其实大明这个时候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早期火器。

    可用来练火器骑兵是不可能的,操作还是繁琐,跑到马背上就更加没有射击速度。

    不能久驰的重甲马去打游牧骑射手是没用的。

    所以韦宝只能等待,不停的用钱和时间,等待自己的火枪骑兵能追着建奴到处跑的一天。

    在韦宝看来,能对方骑兵的,还得是骑兵,只能从骑术,技战术,还有武器上面全面赶超建奴才行。

    至于数量,韦宝并不打算让骑兵数量超过五千。

    因为主流对手,仍然在内部,对外的话,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像建奴和蒙古这种的骑兵部队。

    况且,等骑兵发展到了能对抗建奴的阶段,韦宝相信,其实不用骑兵,他的宝军光是步兵都足矣碾压建奴了。

    现在对付建奴,主要还是靠热武器步兵。

    当步兵数量和质量到了一个阶段,阵地战,炮战,步炮协同,建奴的骑兵还算个毛。

    当然,韦宝也没有将建奴的铁骑看的多不可战胜

    在古代战争中,本子也有骑兵。

    本子的骑兵归属是各领主,而每个领主手下的骑马武士数量又非常少。

    因此即使大军聚合在一起的时候,也根本无法当完整的一支力量使用。

    它只是很多个归属不同的小团体,无论是指挥还是配合,都非常不协调。

    这也是武田家骑兵这么出名的原因。

    在本子的军队里,骑兵是数量比较庞大且可以进行统一指挥的。

    但即使这样,由于封建制度,哪怕是武田家的骑兵也无法在日常进行大规模的军阵操练,所以即使个人武技再出色,也不过尔尔。

    当年大明骑兵对付入侵朝鲜的建奴,用的就是骑兵。

    明军李如松部队只有三千多骑兵,日军合计四万人,从早上打到下午三点多,明军战损一千余人,本子方面始终无法消灭李如松部队,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本子的骑兵是隶属各大名,投放也是各自投放,一个大名少则十几、几十名骑马武士,多的百来个,一拨一拨冲上去这种添油战术的后果,就是冲上去的都被明军干掉。

    所以这仗下来,本子阵亡的高级武士名单每家都列出了一大串儿。

    实际上在朝鲜战争中,本子在大规模野战中几乎全是败绩,就没胜过一次。

    碧蹄馆一役,明军是从战略上看是撤退了,但从战果看显然是明军高比分胜出。

    稷山大战就更不用说了,黑田家连败两阵,要不是援军赶到,会被解生追杀到釜山去。

    明军的失败则全是在坚固的倭城下强攻不下导致的。

    至于蒙古骑兵,其实和女真骑兵无论在作战风格或编组方式上,都非常相似,基本可以认为没什么区别。

    辽东铁骑的战斗力也很强,他们在骑这个技术及马的问题上,肯定不如蒙古和女真,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一直以来的优劣都这样。

    但他们的武器装备要强于对方,尤其一旦步骑协同作战,威力会放大很多。

    明中期和后期辽东及宣大骑兵与蒙古和女真部队的交战都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单纯从骑兵这个角度,蒙古女真最强,辽东铁骑次之,这以外的骑兵基本上都是渣,也包括本子的骑兵。

    当时的辽东铁骑如果有步兵协同作战,则与蒙古、女真、辽东三家的战力没什么高下。

    所以,明朝不是亡在战力不够上,是亡在政治和朝堂上。

    任何一个朝代的灭亡,都不是军队的问题,而是政治和朝堂出了问题。

    韦宝现在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所以并不是很担心。

    “夫君,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吴雪霞不安的看着韦宝。

    “别胡思乱想了,没事的如果叫不动蓟辽和辽东的兵马去攻打建奴,以帮助我们牵制建奴的话,我现在可以直接动用人马去打建奴的盛京”韦宝果断道。

    “动用谁夫君不会以为只是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