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857 第一次谈判】(2 / 3)  明鹿鼎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两个人同时拱手答应了。

    皇太极和莽古尔泰说走就走,并派人去杨古利曾经的大营,找到宝军的人,说同意议和。

    谭疯子不敢怠慢,立刻让人通传韦总裁。

    韦宝和吴雪霞正在河边的帐篷中对弈。

    韦宝打发时间的时候,可以下两把象棋,因为韦宝不爱下围棋,规则复杂,也没有闲情逸致学习。

    或者还可以让吴雪霞教自己拉二胡,韦宝对乐器也挺有兴趣的。

    “建奴请求议和。”吴雪霞见过通信兵之后,对韦总裁道。

    “哦你怎么看咱们提出什么要求”韦宝问道。

    这个问题,吴雪霞早就想过,只是她和韦宝都没有想到努尔哈赤居然会真的同意议和。

    “赔偿四百万两军费吧,另外让建奴开辟清河为通商口岸,准许我大军在清河口岸扎营。”吴雪霞道。

    韦宝微微一笑,四百万两,对于大明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建奴怎么可能答应、

    “你这太狠了吧,完全没有诚意啊。”韦宝笑道。

    “怎么狠建奴每次劫掠大明,哪一次给大明造成的损失会低于百万两”吴雪霞道“只要建奴同意咱们的要求,咱们就与他们罢兵,约定互不侵犯。”

    “行吧,你去安排吧。”韦宝笑了笑。

    “嗯,我这就写条款,总裁要用印信,还得签字吗”吴雪霞问道。

    “用天地会的大印,签字就不签了,让谭疯子签署便可。”韦宝道。

    “那恐怕不行,建奴肯定会觉得咱们没诚意。”吴雪霞道。

    “先把条约送过去,建奴不会答应的,这么大的事情,至少要搞几个来回。”韦宝笑道。

    吴雪霞点头,这点她赞成,肯定不会那么简单,估计建奴也就是想先看看他们的态度。

    吴雪霞很快草拟出了条约,给韦宝过目之后,用了天地会的印章,然后让传信兵给谭疯子送过去。

    谭疯子按照吴雪霞的口信要求签了字,转交给建奴派来的人。

    建奴的信使立刻飞马回报皇太极。

    皇太极立刻拿了条约去给努尔哈赤。

    “混账,岂有此理,马上打”努尔哈赤这次反应很快。

    这可能应该算是大明方面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建奴谈判。

    虽然韦总裁代表不了大明,也没有要代表大明。

    韦宝不认为明朝是治理最失败的朝代。

    一个王朝的灭亡,是错综复杂的多种综合矛盾造成的,绝非一人一事所能导致的。

    也绝非简单的君昏臣庸所可以解释。

    对一切历史现象都从经济上找根源的做法逐渐不满。

    明朝灭亡的几个主要原因。

    财政危机与军屯体系的破坏,两线鏖战的困境,新经济因素与旧国本的冲突四、宦官专权与党争。

    财政危机与军屯体系的破坏,首先是明朝的财政问题或者说明朝的财政危机。

    在韦宝看来,一切问题均根源于经济,但明朝的财政不良的确是其灭亡原因之一。

    明代的田税长期实行低税率,这一点与汉代相同,与当时周边各国相比,明朝不足百分之二十的税率实在不高,同期日本税率就高达百分之五十。

    但与汉代相同的是,税率低只带来了国家收入的减少,而并未惠及民众,因为少征的税收归于地主豪族,实质是负担转手。

    地主的剥削使得低税率意义不大。

    却造成了国用不足,后来崇祯年间屡为财政问题所困。

    明末民变初起之时,招抚政策的失败,就在于招抚银不足,无财安置起义难民,难民为了生存,只得降而复叛。

    崇祯年间天灾大旱,救灾不力酿成农民大起义也与国库不足有关。

    至于后期加征“辽饷”、“剿饷”、“练饷”等“三饷”导致矛盾激化,加速明朝灭亡,无不与财政危机有关,至于最后“闯王”迫近京师,因军饷不足而延误调兵入京,更可见危害之深。

    至于有人所说崇祯内府有千万两巨银,实属无稽之谈,已被鉴为讹传,不必再辨。

    即从常理来讲,崇祯在李自成兵迫京师的紧要关头,社稷将亡之日,若有余财,何须要百官“纳捐”,最终延误调兵。

    明代的财政危机为何此般严重,很大程度上是一项重要财政来源的流失,即军屯体系的破坏。

    明初的军屯体系曾有力的保证了军费支出。

    明代永乐元年,全国军屯田子粒两千三百多万余石,而当年全国税粮不过三千一百余万石,军屯田收入占全国税粮的百分之七十多。

    而不幸的是,军屯体系自明中叶以来逐渐被破坏,早在弘治年间,兵部尚书马文升就指出,“屯田政废,册籍无存。上下因循,无官查考。以致卫所官旗、势豪军民侵占盗卖十去其五六,屯田有名无实。”

    原本由军屯负责的军费开支,自明武宗正德以后俱从国库支出,这意味着从此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