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924 努尔哈赤亲自追击】(2 / 3)  明鹿鼎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我他们才是主要谋士。

    “别看旁人,我现在在问你。”努尔哈赤不耐烦的催促道。

    虽然努尔哈赤已经比较认可范文程的水平,但是不管是对哪一个汉人谋士,努尔哈赤都是不会客气的。

    在努尔哈赤眼里,这些汉人,包括这些地位比较高的模式,就是一群狗,一群想靠大金国吃饭的狗。

    “只派小股人马追一追即可,以拦截牛羊为主。否则既然明知道无法敌的过对方为数众多的勇士,便无谓自取伤亡了。还有一点大汗也需要提防,现在就怕科尔沁诸部也生了异心,若是连科尔沁诸部也与韦宝的人暗中勾结,麻烦就大了。”范文程越说越小声,生怕再次触怒努尔哈赤。

    其他人屏住呼吸,也很担心努尔哈赤再次突然发作,如果只是象征性的拦截,这显然不符合大汗的一贯作为,大汗可是很狠的,可是有仇必报的人,像内喀尔喀这一次大规模叛逃,已经触怒了努尔哈赤的底线。

    皇太极则偷偷瞟了范文程一眼,虽然范文程说的不错,但是怀疑科尔沁,这对他是有一些影响的,因为皇太极的正妻和侧福晋都出自科尔沁草原。

    范文程的余光看见了皇太极在看自己,知道皇太极因为自己的话不高兴了,但是也没有办法啊,该说的话肯定要说,否则努尔哈赤更加看不起他了,只有话有道理,才能引起重视。

    努尔哈赤手握刀柄,沉吟不语。

    “你说说。”努尔哈赤指着宁完我道。

    “我觉得大汗是对的,出动上万人追击是最起码的!我大军只要不主动进攻宝军,少了上万人,韦宝也不敢怎么样。既能打击内喀尔喀的人,也能告诉韦宝,我们根本就没有把宝军放在眼里,说抽调走一万人就抽调走一万人。”宁完我道。

    宁完我的话,引得很多建奴大将和贝子点头,不是说宁完我的话多有道理,主要因为宁完我的话是顺着努尔哈赤说的,赞同宁完我,就等于赞同大汗。

    而且谁都爱听好话,大家都觉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八旗大军在宝军面前连番吃亏,太窝囊了,听宁完我说没有将宝军放在眼里,这让大家听着感觉很舒服。

    范中过秀才,可是在大明混的不好,抚顺被攻破后,和他哥哥一起投奔皇太极。

    主动的帮助皇太极建立朝廷,以及收拾袁崇焕。

    后来进攻明朝各种出谋划策,可以说是个大汉奸。

    汉奸就汉奸吧,划划水得了,还干的特认真,据说后来的剃头令也是他怂恿的。

    对于满清来说他是开国功臣,对于大明他就是彻彻底底的汉奸。

    在那个时代叫他是汉奸一点没错。

    像宁完我,马国柱等一帮汉人谋士,就不如范文程这么喜欢争取表现。

    其实不能说大家都比不上范文程,也不能说这些人的汉奸属性就输给范文程,只是大家都是混日子的人。

    “你说呢?”努尔哈赤又问范文程。

    范文程脑门渗出汗了。

    其实范文程也觉得抽调走一万人马,其实对于辽东战局影响不是很大,只是觉得毫无必要,派人去与正在逃走的内喀尔喀诸部拼命,那是白白损失人马,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范文程看了眼皇太极,又看了眼努尔哈赤,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而且,该说的,他刚才已经说过了,自己是不赞成派上万大军追击的,这怎么又问自己一次?

    “说啊,本汗问你话,你没有听见吗?”努尔哈赤皱了皱眉头道。

    “是。”范文程只得硬着头皮,将刚才的话再重复了一遍,得罪人就得罪人吧,刚说的话就反悔,更会让人瞧不起。

    努尔哈赤哼了一声,便走出大帐,放声喊道:“召集兵马,本汗要亲自追击,莽古尔泰,你带上本部万人随我来!”

    “是,父汗!”莽古尔泰当即答道。

    皇太极和范文程闻言,都皱起了眉头,怎么说了半天,又回到老路上去了,这还是要派上万人马追击啊?而且这回还是大汗亲自要去追。

    皇太极现在不知道还要不要出声反对,范文程也在纠结这个问题。

    范文程对清朝功劳卓著,历事四朝,于清朝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立有大功。

    因为国家肯定了清朝,所有他算!此人上不了教科书,即便日后真上了教科书在总结那篇里也会带一句满洲人在当时作为边疆的少数民族,而范文程因为自身不得重用而投靠,为了个人功利而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对明王朝和汉民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于大节有亏。

    他会受到每一个汉族青年的的唾骂,也会受到满族青年的鄙视,永永远远的钉在耻辱柱上。

    投奔清朝之前范文程一直只是个秀才,明朝当时“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他连翰林都当不了。

    差了好多等级,举人、进士。

    韦爵爷就是堂堂正正的进士及第,并且金榜题名的探花郎,比范文程高档的太多。

    一个秀才在大明的体制是不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