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31 战争扩大化】(2 / 4)  明鹿鼎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得到什么实质性进展。

    范文程知道努尔哈赤对部下说是劝降宝军,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是为了撤走挽回点面子,好像给人感觉是主动撤退,而不是被动的,因为打不过才走。

    贞明公主等韦总裁醒了才告知与范文程见面的经过。

    其实没啥好告知的,过程十分简单,双方一点实质性内容都没有涉及。

    韦宝睡了一个下午的好觉,此时精神振奋,起身之后,到地图之前查看,预判战争走向。

    如果努尔哈赤此时撤走,要不要追击?追击之后,战争会演变成多大的规模?

    韦宝将目光落在义州之上。

    这一带有两个义州,一个是鸭绿江边上的义州,属于毛文龙的城池。

    一个是辽河边上的义州,现在属于建奴掌握,是建奴每次西征辽东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中转之地,十分重要。

    义州是金朝、元朝、明朝、清朝于辽东义县设置的州。

    义州本辽朝宜州崇义军节度,属中京道大定府。

    金朝天德三年,1151年改宜州置义州,军号沿辽名,治所弘政县,为北京所属节度使州。

    下领3县1镇。

    义州城内东街路北有奉国寺,寺为辽朝开泰年间建。

    寺内有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立的《宜州大奉国寺贤圣题名记》。

    元朝沿置,省县存州,隶辽阳行省大宁路。

    明太祖洪武初年废义州,改设义州卫。

    清圣祖康熙年间属广宁,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年设同知管辖,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置义州,州城在府北九十里。

    在这里,发生过义州之战,明将李成梁抗击蒙古攻扰、斩杀速把亥之战。

    明万历十年,1582年三月,蒙古速把亥率弟炒花、子卜言兔进攻义州。

    辽东总兵李成梁于敌必经之地设伏。

    当其陷入伏击圈,明参将李平胡率先领众冲阵,亲手射中速把亥臂,致其坠马,明军苍头李有名乘势挥刀斩之。

    敌见势阵乱,仓皇逃走。

    明军乘胜追杀,斩获甚多。

    神宗为辽东巨患速把亥被除,予李成梁以厚奖。

    辽东,指辽河以东地区,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

    如果能重新夺回义州,明军在战争上有很强的主动权了,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

    辽东都司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定辽都卫,

    洪武八年,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

    治所在定辽中卫,辽阳市。

    归属山东府管辖。

    辽东至明代仍属山东府管辖,满人入关,削去了辽东山东之领土。

    因此辽东被迫在清代与山东分割。

    辖区相当今辽宁大部。

    自正统后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辽河中游两岸地。

    自天启元年,1621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间,全境为后金所并。

    明代辽南四卫;海州卫;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现在尽数在韦宝的掌控之中。

    明朝设立了: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四州,辽东半岛地区,都是州一级,名义上归山东登州府管辖,

    但实际上早已经是天地会直属地区。

    因为现在山东也落入了韦宝的掌控,韦宝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辽东是有各种道员或者叫道台,这些道员行政上是列在山东布政司和山东按察司之下的。

    比如说袁崇焕,尽管他的辖区在辽东的宁远,袁崇焕的职务全称是就是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宁前道。

    辽东一度有几个州,但没有行政机关。

    天启二年毛文龙一度收复了部分辽东半岛地区,但这些前线地区从来没有实际派驻过知州、同知等文官。

    而是归毛文龙的东江镇下的各总兵管辖。

    辽东都司领三十个卫,即:定辽中卫、定辽左卫、定辽右卫、定辽前卫、定辽后卫、东宁卫、海州卫、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广宁卫、广宁中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广宁前卫、广宁后卫、广宁后屯卫、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广宁右屯卫、广宁前屯卫、义州卫,沈阳中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沈阳中屯卫、铁岭卫、三万卫、辽海卫。

    这些卫所,在名义上亦属山东布政使司管辖。

    顺治十年,1653年十一月,满清成立东北第一府,置辽阳府,下辖辽阳、海城二县。

    张尚贤担任辽阳知府,张尚贤曾任山东登州府知府,盛京奉天府府尹,1653年辽东籍的优秀官员张尚贤为辽阳知府,署理招民建府、县及管理政事。张尚贤任山东登州府知府已多年,政绩卓著。

    《奉天通志》引用了《登州府志》的有关内容,介绍说:“顺治五年,知登州府事,岳岳刚方,上官敬惮之。时多盗,莅任未几,单骑携一幼子直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