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8章 百姓苦(求支持,求月票)(3 / 3)  大明铁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的抉择。要知道强盛如唐,首都长安也曾被安史叛军和吐蕃相继攻占,最终唐廷避往蜀地才得以平定叛乱;北宋末年皇九子赵构退往临安甚至一度避敌海上,虽是偏安,但却也得以继续享国祚百年。可是为什么,没能南迁?”

    朱和域立即答道。

    “当年尽管烈皇自身极度渴望迁往南京、躲避敌锋,自崇祯十六年春便与时任首辅周延儒商议南迁之事。但是在后来的多次商议之中,烈皇都未曾明确表态支持南迁,仅有少数品阶较低的官员提出南迁方案,但因得不到大臣的支持最终只能作罢。后人常言烈皇不主动提出南迁而指责其不能承担责任,不愿意背负丢弃国都、宗室陵寝的骂名,实则大臣亦也是如此,烈皇不愿负其骂名,大臣大抵也是不愿背负骂名。”

    提及当年的旧事,朱和域的眉头一锁,然后说道。

    “父皇我明白了,当年面临亡国的危险,尽管烈皇固然不愿背负骂名,但为人臣者,理应为君分忧,可诸臣仍然只考虑个人名声,而不顾天下,他们既然能如此,那么将来,他们事必会为个人利益,施恩于百姓,全不顾国家利益。”

    “所以啊……”

    向烤肉上撒了一把孜然,朱明忠笑道。

    “勋贵、百官、百姓,其实,说到底,本质上都会为利益驱使,而作为皇帝的,就是要平衡各方的利益,不能让任何一方失衡,也不能让任何一方与另一方结成巩固的盟友,至于其它……”

    原本朱明忠想说顺其自然,但沉思片刻,朱明忠说道。

    “不过,你刚才的那个建议很好,确实应该建立国家的咨议局,但不是大明的……应该是……帝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