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八十五章 无话可说(4 / 12)  剑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林君璧依旧未能跻身此次文庙议事。

    而因为最为年轻、所以必定名垂青史的许白,其实是同为兵家一脉的风雪庙魏晋,这位宝瓶洲大剑仙的让贤,才能够现身会议。

    事实证明许白的想法,不是他的多想。

    因为当真有许多山巅前辈的视线,毫不遮掩他们的冷漠,讥讽,轻视。并不明显,隐藏得各有深浅,但是许白凭借一门天赋,可以模糊察觉,最可怕的,还是几位与兵家关系不错的山巅大修士,在某一刻,看似对自己笑颜相向,却心念冰冷。

    许白也不计较这些居高临下的眼神,也没法子计较什么,他只是跟随其他人,一起望向那个年轻隐官,气定神闲,却不是想象中那种桀骜不驯的狂士风采,而是一种温润如玉的风雅气量。

    在许白的原先想象中,能够在剑气长城立足、还能以远游外人担任隐官的,一个武学登高路上、绝无捷径可走的纯粹武夫大宗师,一定是那种极为锋芒毕露的年轻人。

    当然,人不可貌相,这位隐官的真正性情如何,暂时还不好说。

    礼圣身边分别站着亚圣,老秀才。

    只不过如今的老秀才,依然还不是文圣。

    老秀才望向自己的关门弟子,以心声言语道:“不心虚,不怯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老秀才随即忧心忡忡,“只是如此一来,岂不是要让很多心眼不大的老神仙,觉得碍眼,难受?这样的位置安排,不妥当啊。”

    这一次,亚圣没有觉得老秀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学海无涯,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山上好些人,境界高,其实并不意味着修心深远,依旧喜欢只见收获,不见耕耘。

    这些人,看待那个好像横空出世的陌生年轻人,在那剑气长城怎么、为何当上的隐官,合道剑气长城之后,几乎等于死了一次,需要面对甲子帐和文海周密的算计,每天与剑修龙君对峙……这些过往,都会假装视而不见。而每一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山上修行的万一,一旦相遇,就有可能成为凶险的意外。

    礼圣淡然道:“喜欢难受,那就难受去。谁觉得不妥当,让他来找我。”

    亚圣微笑点头道:“陈平安的那份理所当然,不是年轻气盛,而是为了剑气长城的所有战死剑修,他身为隐官,必须挺直腰杆,站在此地。这点道理都不懂的老神仙,觉得碍眼难受,那就老老实实憋着。今天谁没藏好那点痕迹,文圣你记账,回头你再让人算账,我这次不拦着。”

    陈平安担任隐官之后,曾经在那倒悬山,找出一头在浩然天下隐匿极深的飞升境大妖,联手陈淳安,在海上渡船,将其斩杀,年轻人却不贪功。

    后来重返家乡途中,路过桐叶洲,又寻出一枚周密的“老书虫”藏书印,就立即让人火速交给文庙。

    为人老道谨慎,行事恪守规矩。

    所以哪怕陈平安出身文圣一脉,亚圣对这个年轻人一样欣赏。

    没有绣虎崔瀺那么离经叛道、一人独行,没有左右那样的“孑然一身,唯有出剑讲道理”,没有刘十六的那种“孤云野鹤、天随我去”。

    简而言之,文圣一脉的关门弟子,很愿意耐心与人讲理。

    一个愿意在剑气长城街头巷尾,与孩子们讲山水故事的酒铺掌柜,一个愿意吃力不讨好,根本不担心被剑修排斥,还是为浩然天下说几句不偏不倚实在话的读书人。

    其实这是一件陈平安自己都没多想的极小事,可在文庙三大学宫和七十二书院这边,却为陈平安赢得了极多的好感。

    浩然九洲,各大书院山长,几乎都曾听说此事,不少圣贤都曾点头,会心而笑。

    一次都没有拜会那位坐镇天幕的儒家圣人,身在异乡,却始终没有说过半句对亚圣一脉的怨怼言语,哪怕在剑气长城最为言语无忌的酒桌上,也不曾说过。

    在人生路上,好像一个人所有的言行,都会草木生发,开花结果,或长或短,一岁一枯荣,或大或小,或花团锦簇,茂树成林。

    老秀才使劲点头道:“善,很善。”

    看来这位亚圣,火气不小啊。

    老秀才知道缘由,一半原因是醇儒陈淳安的境遇。

    至于礼圣,这次更是在先前文庙内部的议事上,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规矩”。比如关于七十二书院的山长人选补缺,几乎是礼圣一言决之,从亚圣到老秀才,再到文庙三位教主和伏胜这些老人,都只能听着,按例行事。不但如此,其余几件会拿到这场文庙议事的,一样是礼圣率先定下规矩,文庙诸位圣贤山长这边,今天就不会有任何异议了,甚至连一个疑问都注定没有。

    可惜今天议事之人,没能听见当下三人的对话。

    不然就可以嚼出许多大有学问的余味。

    老秀才突然说道:“其实元雱那孩子,也是相当不错的。”

    亚圣默然。

    礼圣轻声道:“可以开始了。”

    亚圣轻轻点头,开口说道:“第一件事,由我来介绍七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