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四十六章 两人并肩(5 / 8)  剑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平安摇摇头,与那少年说道:“剑气长城的剑修,谁都没有这么好的脾气,在这剑气长城,什么才是最大的道理,师门长辈没教过你们?如果我不是文圣一脉的儒生,就只是一位纯粹剑修,哪怕不是什么隐官不隐官的,你们今天最少要留下一条胳膊。”

    就像刘景龙,如果只是一位太徽剑宗的剑修,早就独自问剑锁云宗了,但是当刘景龙身为太徽剑宗的宗主,就可以忍,甚至必须容忍锁云宗的大放厥词。

    曹峻笑嘻嘻道:“魏剑仙,隐官出手重吗?”

    魏晋微笑道:“对于山上谱牒仙师来说,给人打得没脸见人,比起丢了一笔神仙钱,是很重了。”

    陈平安提醒道:“曹峻,不是平时随便开玩笑的时候,别拱火了。”

    曹峻继续喝酒。默默记住了游仙阁和泗水红杏山两个门派名称,以后游历中土,得去会一会。

    让一位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自报名号?你们当自己是蛮荒天下的王座大妖吗?

    陈平安晃了晃酒壶,始终背对那拨各怀心思的谱牒仙师,“浩然天下的礼,剑气长城的理,你们未必听得进去。那就跟你们说一说切身利害。”

    “魏晋和曹峻,是两个外乡人,又都是性情散淡不爱管闲事的剑仙,那么齐廷济,陆芝,以及龙象剑宗十八剑子?如果你们被他们撞见了?怎么,真当我们剑气长城的剑修,在浩然天下都死绝了?一个万一,给人砍掉掉了脑袋,侥幸没掉的,去与谁说理?是找你们游仙阁和泗水的祖师爷,还是找贺夫子诉苦?出门在外,小心驶得万年船都不懂,难道说是因为你们中土神洲的山下,是个谱牒仙师就能横着走?”

    曹峻趁着宁姚不在场,小心翼翼心声道:“魏晋,咱俩是被惦记上了?”

    魏晋说道:“显而易见。”

    曹峻头大如簸箕,“咱俩一个是落魄山的上宗客卿,一个是下宗供奉,回头会不会被陈平安穿小鞋?”

    魏晋笑道:“我经常当冤大头,花钱买酒,应该还好,至于你,难说。”

    陈平安冷笑道:“出门在外,入乡随俗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贾仙师和祝仙师,你们不教?还是说嘴上道理连篇随风跑,从不落在事上?哦忘了,你们是护道人,不是传道人。我是不是错怪你们了?”

    贾玄和祝媛脸色难看至极,只是双方心中忌惮更多,果然拦阻金狻开口是对的,十有八九,已经被这位隐官记恨上各自门派了。至于什么道理不道理的,自然是谁剑术高、道法高谁说了算。被年轻隐官说成是护道不利,可自家修行又没耽搁,他们不也修出了个地仙境界?你陈平安能有今日造化,当这末代隐官,天晓得有哪些机缘给你捞取在手了。一个四十来岁的剑仙,跻身数座天下的年轻十人之一,本事自然是有的,只不过不是洪福齐天的好命,谁信?

    陈平安转过身,望向那个纯粹武夫,“前辈拿了那块碎石吧?”

    “万万当不起‘前辈’称呼。”

    汉子立即抱拳惶恐道:“碎石拿了。”

    陈平安抬手抱拳还礼,微笑道:“岁长者为尊,何况前辈为人做事极有分寸,宅心仁厚,是个老江湖。”

    陈平安视线偏移,望向那个少年,“今天涉险,主动与已知身份的我,是富贵险中求名利?好搏个不畏强权的名声,好在家乡换取利益?还是纯粹求个理,讨要个公道?”

    金狻欲言又止。

    他自有算计,自家游仙阁那几位老祖师的脾气喜好,对剑气长城的观感,以及对文圣一脉的评价,林林总总,少年一清二楚,所以在内心深处,他对贾玄这个所谓的师门次席客卿,还有红杏山那个年纪大头发长见识短的祝媛,根本看不起。

    只是此刻少年竟然不敢与那位青衫剑仙对视。

    “如果只是前者,是不是太小觑他人心智?会不会高看我的肚量了?”

    金狻额头开始渗出细密汗水。

    “如果两者兼有,那么先后如何,各自心思的大小如何?”

    “即便先有私心,甚至是只有私心,道理就讲不得了吗?”

    陈平安最后自问自答道:“我看未必。”

    曹峻问道:“道理还可以这么讲?”

    看似循序渐进,却又兜圈一圈。既讲理且问心。

    魏晋眺望远方,风吹鬓角,一手按住剑鞘,笑道:“不这样讲理,要如何讲理?”

    陈平安不拘念头,将心中所想,娓娓道来。

    “书上的圣贤道理,不是拿来临时抱佛脚和江湖救急的,也很难在某些时刻死马

    当活马医,甚至还要让你们经常觉得不自由。”

    “那么读书识字,图什么呢。为人少点戾气,处世多点耐心,渐渐的把脚下道路越走越宽,在世道中,走得稳当些,从容些。”

    “山上练气士,修道证长生,长年累月,每天打坐吐纳,动辄数个时辰,丝毫错不得,这都熬得过来,偏熬不过待人接物的几句客气话,熬不过与人讲理时的心平气和?这是什么道理,你们谁来为我解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