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纯粹剑修们(5 / 14)  剑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剑气长城的,没去过剑气长城的老剑修,其中没去过倒悬山的,就又看不起去过倒悬山却不曾去过近在

    咫尺剑气长城的……

    道理?

    道理都在剑气长城的战场上了。

    厅堂内摆放有两排座椅,剑气长城出身的剑修坐在一边,没去过的,坐在另外一排。

    可能是照顾后者的心情,也可能是免得双方人数悬殊,又或者是方便面对面议事,曹衮三人坐在了谢松花他们的对面,七位地仙剑修的身前。

    早就备好了一些酒水、吃食,搁放在两条座椅间的花几上边,有糕点藕粉,冰镇梅子酒,绿豆汤……

    孙藻,金銮和雪舟这几个少女,已经开始瞄准手边的食物,只等师父们点头,就可以开动了。

    至于今夜的议事内容,他们很有自知之明,没自己开口说话的份,听着就好了。性情倨傲如野渡,也是这般心思。

    显而易见,当年离开剑气长城的孩子,无论是练剑资质好坏、本命飞剑品秩高低,甚至就连口味,避暑行宫那边都是很熟悉的。

    谢松花啧啧称奇,带孩子这种事情,果然还是隐官更擅长。就是脸皮薄了点,开不起玩笑话。

    扶摇洲两位本土剑修,元婴境,一谱牒修士,一山泽野修。此外还有西北流霞洲和西金甲洲的两位元婴境老剑修,一男一女,这些年都在闭关,一个是试图破境之法,一个是养伤多年,算是临时被喊来扶摇洲凑数的。宋聘和蒲禾,只是各自寄出一封信的事情。两位剑仙在信上都没说为什么、准备做什么,只给了个碰头的地址。也没有回信一封询问缘由,二话不说就赶路去往信

    上给出的地点。

    金丹?根本不够看。没资格让那几位剑仙私下邀请参与此事。只不过人喊人的,才多出了三位年纪不大的金丹境剑修,三人都是各自山头的祖师堂嫡传,而且无一例外,山中皆有那自家道脉的祖师爷,是剑仙,都曾去过剑

    气长城。

    故而没有去过剑气长城的剑修,总计七人,四位元婴境,三位金丹境。

    谢松花的弟子,朝暮,举形。宋聘的弟子,孙藻,金銮。蒲禾从剑气长城带走了野渡和雪舟。

    还有于樾这个最不要脸的老东西,竟然从落魄山那边拐来了两位亲传弟子,虞青章,贺乡亭。

    举形落座后依旧背着竹箱,正襟危坐,朝暮将绿竹杖横放在膝。

    野渡盘腿而坐,双臂环胸,开始闭目养神。

    谢松花带着两位嫡传,分别在皑皑洲北边冰原和雷公庙,炼剑数年,卓有成效。

    少年举形只有一把本命飞剑,“雷池”,当年被避暑行宫评为“乙中”品秩,很高了。

    少女朝暮却拥有两把飞剑,“滂沱”和“虹霓”,品秩分别是“乙下”和“丙上”。

    甲乙丙三等,各有上中下三阶,总计九个品秩,其实能够登评,哪怕是位列乙丙,都属于算好的本命飞剑了。

    而这份出自避暑行宫的评选,更多是考虑和照顾战场厮杀,不适用于剑修之间的捉对问剑。

    当年剑气长城,旧避暑行宫,隐官一脉剑修总计十六人,外乡剑修有六个。

    除了担任末代隐官的陈平安,还有林君璧,邓凉,曹衮,玄参和宋高元。

    当年林君璧是外乡剑修当中,第一个离开避暑行宫的,回到家乡的中土神洲邵元王朝,没过多久,林君璧就担任了国师,成为浩然十大王朝中最年轻的国师。

    皑皑洲九都山的邓凉,在五彩天下的嘉春七年,到了飞升城,当年离开倒悬山的时候还是元婴境,终于在异乡跻身了上五境。

    曹衮,玄参,宋高元,各自返乡回到宗门,三位年轻剑修,各有新的际遇,他们仨相对属于近邻,都在浩然西边三洲,只是显然曹衮和玄参关系更为亲近。

    虽然飞升城的新隐官一脉剑修,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的“老人”,但是相较于“上一代”,似乎整体上还是逊色不少。

    毕竟身为“扛把子”的米大剑仙都不在新避暑行宫了。

    曹衮曾经说过一句肺腑之言,老子只要哪天活着走出避暑行宫,这辈子都不想再翻一本书了。

    而他们在离开剑气长城之后,从他们自己的缄口不提,再到各自宗门的只字不提,好像都在有意无意淡化剑气长城之行。

    避暑行宫,曾经差点内讧,几乎就要相互问剑了,一旦真正动手,估计本土剑修和外乡剑修就算彻底分裂。

    比如徐凝就曾把玄参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骂了一遍。

    一场骂战,几乎人人有份,人人骂人,人人被骂。

    除了三人没开口,年轻隐官稳坐钓鱼台,愁苗剑仙也沉得住气,还有个默默记录每一句脏话的郭竹酒,学到了学到了。

    其实就数林君璧最可怜,想当那个捣浆糊的和事佬,结果被董不得终于逮住机会,又把林君璧骂了个狗血淋头。

    最后还是陈平安和愁苗联手,才让愈演愈烈的事态没有继续恶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