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〇七章 好人恶报 针尖麦芒(3 / 3)  赘婿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了,德新与舟海在北边,似乎也做得不错。”

    宁毅点点头:“成兄是很厉害的,有他与德新联手,那些人翻不起什么浪来。”

    “嗯,舟海用谋太狠,与我早年有些类似,不过做起事情来,确实是面面俱到的,我倒是……不怎么担心……”

    老人如此说着,对于成舟海这个用计厉害的弟子,其实也寄望颇深……

    秦嗣源与宁毅之所以说起成舟海,是因为成舟海原本就在北面负责军粮的事情,赈灾开始后,他暂时接手了北面的密侦司事务,再之后,便与李频接上了线,互相配合。

    然后在前些天,河东路那边,大户第一次激烈反弹,便来自于孝义县的郭家。

    自从李频到郭家威逼放粮之后,郭明义去找了左继兰商议,左继兰又找了齐家的齐方厚,双方合计之后,两名幕僚,王致桢与徐迈给了郭明义第一条计策。

    此后,郭明义回到家中的第二天,他在家丁的护卫下,去到外面向那些饥民声泪俱下地说了一番话:由于官府认为郭家一直施粥,肯定家中有粮,因此威逼郭家放出更多粮食,他只好做出一些不得已的退让。同时宣布,这一天将是郭家最后一顿的施粥。

    他要……煽动民乱,直指官府!

    无论李频的官有多大,无论他背后有着怎样的后台,如果在他上台后的第一项措施就引起民乱,配合着左家与齐家在京城的影响力,他的这个官……是无论如何也做不下去的。

    这一天,或许因为是施粥的最后一天,郭家煮得粥特别稠,也给了连续肚饿的众人能够消化这一消息的力量。一众饥民听着郭明义的话,目瞪口呆。

    骚乱,眼看着就要起来。便有人在人群一侧大喊:“他说谎!”

    ps:回想古代的一些书,当好人孝子,可以成状元,可以得皇帝赏识,到了现在,宣传的往往是做好事会死,这个做了好事的人,有多么凄凉。而由于社会民众逻辑辨别能力普遍不高,最后变成了一种氛围:若是这个人没有死或是没有过得很凄凉,那么他做的好事就不算,或者说这个人一开始就是为着利益做好事的。动机论让我们大家普遍的讲礼而不讲理,让一个普遍需要善意的社会却得不到善意。就类似于陈光标这一类人,如果说他做了好事,想要炫耀一下,为什么就不行呢?做了好事为什么就不能得到夸奖?社会需要善意,而行善之人也确实需要一些动力去让他继续行善,在这之中,夸奖,真是一种最卑微的回报了。嗯,这是无聊中的小感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