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卷万里征途会英豪第二百七十四章开拔(四)(2 / 3)  将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msp; 这人出身据说只是个猎户,十一岁的时候就一个人进山猎了头熊瞎子回来,你们说厉害不厉害,之后入护粮军,立了些功劳,回乡之后剿匪有功,被途经巩义的当今圣上看中带回了京师。

      之后官运亨通,武举夺魁,力毙女真勇士数人,着实出了不少风头,得先皇亲封羽林左卫副都指挥使,时年刚满十四岁,再之后就更不得了了,太子谋逆,羽林军为乱,都是此人一手平定。

      再然后,这人却是放下京里的高官厚禄要到潼关去,这人既然不是傻子,那就是一条响当当的汉子来的,咱家指挥使听说之后都竖大拇指的。”

      “这些到是头一次听说,这么说来,这位鹰扬将军大人到是过于平淡了些,照他如今的位份。就是指着咱们鼻子骂咱们,咱们也得乖乖听着了,方才打个照面,还朝咱家点了点头,没什么少年得志的样子,嗯,难得,难得。”

      一群将军在临时搭建的中军帐中大口吃着刚煮出来的肉食,一边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话题自然离不开方自走了一天。就闹得全营上下不得安宁的京兆援军了。

      大家说的热闹,唯独坐在上首的一个黑甲将军默默喝着碗里的肉汤,不加一言。

      这些将军都是武人,言语举止都粗野惯了。肉端上来,一些人便已经吃的满嘴油腻,还不在乎在胸前擦抹,对帐内那股奇怪的汗腥气也满不在乎。这时他身旁的一个大汉努力将一口肥肉咽下,这人一只眼睛用黑布缠着,另一只眼睛却是凶光闪闪。这时大声笑着道:“我说老张。你们延州军这次来的可是有些少啊,朝廷不是说每军至少可以抽调两千人马吗?怎么才来了一千人?是不是张大将军那里心疼了?”

      消瘦的脸上浮起笑意,一双细长地眼睛却锐利的让人不敢逼视,“延州离潼关十万八千里,我们这一千人都是延州精锐骑兵,延州一共才有多少骑兵?就来了一千人?要不是折大将军那里亲自来信,我们指挥使那里只出骑兵二百。剩下的只是步兵。就算来上几千人,也不抵这一千人能打。胡瞎子,你也是老行伍了,这点都看不出来?不是心也瞎了吧?”

      他话虽说的清楚,但却带着刺儿,其他听清楚地几个都楞了一下,将目光投了过来,都是心道,娘的,有好戏瞧了?

      但那个被叫做胡瞎子的与他相熟,知道他的为人,并不以为意,只是讪讪一笑,话锋一转道:“老张,咱只是想问问,张大将军地孙子好像叫张锋……聚是吧?前些年见过一次,约莫记得他的样子的,方才在京兆军里面好像看到一个人与他很像,咱家虽然瞎了一只眼,但这认人地功夫可不是吹地,他是你侄儿,不在延州呆着,怎么跑京兆去了?好像与那位鹰扬将军还很熟……

      听他这么一说,这些人都竖起了耳朵,张祖乃延州镇都指挥使,这个姓张的将军是他的三儿子——张承张继武,张家在延州也是大族,如今族长又接任了延州镇都指挥使,在西北镇军中的地位越来越是重要,这样一来,却将嫡亲的孙子放到那个鹰扬将军身边……一些本来对赵石有些不以为然的将军这时才郑重了起来。

      “没什么,佩官性子野,自己跑来长安参加武举,之后便在羽林军中任职了,其中详情我也不是很清楚,胡瞎子,你和他不是动过手呢吗?自己去问不就得了?”张承淡淡笑着道,沉静的眸光中却掠过一丝得意,他们张家僻处西北,一直都有子弟在延州镇军中任职,但说起来丧气,却没出过什么大人物,一直被折种两家压地死死地。

      如今折木清年老,他父亲张祖向来得折木清信任,种家又已势微,张家终于在西北军中咱露头角,锦上添花的却是他这个侄儿,硬是一个人到京师闯出了一番局面,立下了擎天保驾地大功,家里虽是对张锋聚不在京师扎下根基,却要去潼关有些微词,但跟在那位朝廷第一新贵身边,听说还认了亲戚,日后张家少不了得益的地方的,这样想来,便是以他的城府,难免也露出些喜色的。

      胡瞎子这里脸色却是一红,应该是被引起了些许不愉快的回忆,正待接着说话,探探这个什么鹰扬将军的底细的时候,帐外脚步声响。

      厚厚的毡帘一掀,赵石已经大踏步走了进来,帐中立时一静,胡瞎子后面的话也咽了下去。

      这里数赵石年纪最轻,但官职反而是这里最高的,这么一来便有些尴尬,但军中最重等级,年纪反而是次要的了,不管这些将军心里怎么想的,听了方才一些传言,却都站起身来,乱纷纷的道,“将军大人。”

      “赵将军这边请。”

      “赵将军请上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