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三章明尊(一)(2 / 3)  将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派人弄出来的,这时听来便也觉着理所当然,手里有着充足地人手,如今地他又有身份地位,开口说话办事自然便是效果不同,又是以有心算无心,若不是这样的结果,只能怪手底下地人没用了。

    大秦的官吏还算清廉自守,在赵石眼里,多数也是因为疆域太小,官吏中间环节便少了许多。有了什么风声,京师便能做出快速的反应的缘故,不然大秦承平已有百年,这些地方官吏衙门很难保持如此形象的。

    不过这些人为官日久,只要细心查探,哪个身上又能没有些阴司龌龊地事情?就拿他自己来说吧,当初刺杀曾度还可以说是隐秘的话,与西北马匪交通往来就很难瞒的住所有人。他为官才多长时间?这样的事情以后估计也不会少了,其实看的就是有没有人一直盯着你,而你犯下的错误又足不足以致命罢了。

    经此一事,别的到也没有什么,到是让他对权力的了解更加深刻了几分。

    这些先且不说,回乡地时候闹出的动静不小,启程回京的时候场面却更大,自有一场喧闹不提……

    ……

    于此同时。金州汉阴凤凰山下方家坪,这里南临汉水,凤凰山横亘东西,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实是不可多得的福地。

    汉阴自古以来迭更其名,直到后来因你在汉水之南,所以被成为汉阴,数十年之前。地方治水不力,汉水泛滥,汉阴古城被毁,所余百姓皆迁往汉水以北,汉阴之名却未曾更改,而方家坪就是那时一些方姓之人聚居而建,如今已经聚居成村,颇见规模了。

    村中最大的一处宅院就是村头方老爷子的宅邸。方老爷子在这方圆几十里的名声不可谓不响,坐拥田宅,家资丰厚,当初汉阴初建之时,方家出钱出力,实是有惠于周遭百姓甚多,自不必提,大秦南来。与蜀军战于汉水之畔。百姓大恐,皆欲弃家而去。当时方老爷子正值年少,却是胆气雄豪,自组乡兵,很是与蜀军败兵见了几仗,保得一方安宁,后在大秦治下,安竟地方也出力良多,在这汉阴德望不做第二人想的。

    兵事过后,这里地百姓也知道了刀兵之苦,所以这里好武成风,民风日见彪悍,因是新占之地,山间匪盗颇多,大秦地方官吏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自组团练,保其乡梓。

    此时方家大宅后院的密室之中,气氛却的沉凝到了极点,十余个神情体貌各异的蒙面汉子正容端坐,而上首正中间坐着的正是头发已经雪白地方老爷子。

    若是此时有熟悉方老爷子的乡民在场,便可发现,往日总是笑眯眯,对谁都是和蔼有加的方老爷子此时却是一身青衣,头上戴着紫金冠冕,一团赤金色的火焰状图形刻在冠冕正中,闪闪发光,身上气度沉凝,不怒而威,双目更是精光四射,让人不敢逼视,很难想象一个年近七十地老人却还有这等威势的。

    威严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众人皆是微微低头,以示尊敬。

    半晌之后,老人厚重的声音才响彻室内,“我等苦心经营数十年,等的就是这一刻,两国交战,顺势而为,火中取粟,当年若不是蜀军败的太快太惨,我等也不用等到今日,但今日之情形,却比四十年前的机会好过千倍,可谓是天赐良机……

    众家兄弟,我圣教延续至今已有数百年,然佛道大昌于天下,而我圣教却是日渐势微,我教教义本为济终生之苦,还我光明愿,与佛道又有何异?但官府却以食菜魔教呼之,何其不公?

    先祖方腊公不堪其辱,起于两淮,欲传教义于天下,然却功败垂成,教众死伤狼藉,剩余皆是隐姓埋名,官府还是追索日急,只有避于这偏僻所在,放得一时幸免。

    如今数十年已过,我教元气已复,本教欲借此良机自立一国,传我教义,昌我圣门,众家兄弟以为如何?”

    “那还有什么说的?明尊当了皇帝,咱们就都是开国功臣,大家伙儿自然是要跟明尊干到底地……”第一个说话的却是个小个子,声音却洪亮的惊人,满身的匪气遮也遮不住,他一开口,立即便有几人附和连声。

    上首一个身形瘦消,眸光幽深的汉子却是皱了皱眉头,声音清越,却立时将下面的嘈杂声盖了过去,“明尊,我等在蜀中经营多年,众家兄弟都还算卖力,荣华富贵还不看在兄弟眼中,唯有传我教义才是大事,这也是我等立国的根本之意,若是不知此点,众家兄弟如何齐心合力?

    当年方公事败,明尊和众家兄弟难道没有警醒?一旦得了荣华富贵,便没了半点兄弟情义,相互猜忌,铲除异己,更对属下教民横征暴敛,若是只为这些,大风堂的兄弟恐怕难以调遣,往明尊明察。”

    “方公也是你可以编排地?”话音未落,立时便有人斥责道,“哼,咱知道,大风堂地兄弟们都是做官的,向来瞧不起咱们这些草莽中地豪杰,但要知道,咱们都是教内兄弟,当初也是喝过血酒的,难道起事在即,大风堂的兄弟要反悔?”

    “就是,你们大风堂吃香的喝辣的,什么时候顾过咱们草木堂兄弟的死活?怎么?做官做出瘾头来了?想叛教不成?”

    一时之间,室内人等鼓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