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四十七章震撼(2 / 5)  将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天气,凶顽的对手,都是最好的磨刀石,只几个月过去,猛虎武胜军骑军便已焕然一新,体质上的磋磨远比不上精神上的磨练进步神速,猛虎武胜军骑军上下无论求战之心,还是在战斗意志上,都渐渐趋于成熟。

    这对于赵石来说,绝对是个意外之喜,与当世许多将领相同,对于冲击力更强,机动xing更非步卒可比的骑军,赵石总是偏爱一些,从不知墨守成规为何物他对于骑军的运用,也更加的随意,更加的离经叛道。

    当然,经过一个冬大的轮番出击,骑军战力虽渐渐令人满意,但也疲惫的很了。而欠缺之处也变得分外的明显,那就是没有经过两军阵前,与金国骑军没有经过正面硬碰,还无法在整体上,全面超过女真铁骑,这将是成为天下强军最后的一道门槛。

    时间渐渐进入大秦咸宁七率三月,清明将过,战事迫在眉睫。

    镇守使府后宅之中,赵石静静的坐在书案之后,诸般念头纷涌而至,为了这一战,做的准备已经足够多,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他再多做什么了,击败面前的汾州守军,然后坐等河中新军补进来,在金人大军来攻之时,像钉子一样守住汾州,只要挨过这一年,金人半壁江山便全在秦军兵锋之下了。

    是的,晋地从来便是称雄北国的根本,赵失晋地而亡,隋失晋地而亡于唐,金人取晋地,便力压秦周两国于河右百年,秦人若得晋地,照样可以让金人寝食难安。

    太原,大同,西夏,鞋靶,纷乱的北国,也是充满机遇的北国,他带兵来此,到底会在这即将风起云涌的北国大地上扮演怎样的角sè,是能笑到最后,还是为他人作嫁,赵石心里也没底,但他从来不缺乏拼死一搏的勇气和胆量。

    与对面的完颜和尚一般,他从来不曾畏惧过任何敌人,而与完颜和尚深怀忧虑不同,他这时却无多少后顾之忧,强盛的大秦,野心勃勃而又年富力强的君主,他相信,一旦取下汾州,并稳稳守住,即便身在长安的帝王是多么的多疑谨慎,朝堂的大臣们又有多少担心和忧虑,也必定不会再命他将汾州吐出去。

    到了那时,面对源源不绝而来的秦人大军,衰弱而又迟钝的金国也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不断的派遣大军到来,与秦人纠缠厮杀,直到最后一滴血流干,也许就是河洛战局的翻版。

    长远的战略,已经慢慢在脑子里成型,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谁也将无法阻止他发动这一战,天王老子也不成

    。

    不过,这一个月来,金人好像有些诡异大队的斥候被派出来,却全是汾州汉军所部,成百人的队伍也碰到好多支了,虽屡挫其锋,也还源源不绝。

    从捉到是金兵嘴里问不出什么,只说汾州镇守使王秀严令各部派出的斥候,只为探查秦军动向。

    如此不计伤亡,不顾一切的举动,到很有几分秦军的风采,洞察大军动向?好像有些说不过去,汾州的金国汉军,有那么几分精锐模样,但一个冬天以来,其虚弱之处,却也看的清楚,士气不振,良莠不齐,来之能战不假,却战之即溃,比之当年蜀中乱匪,要强上几分,却也勉强的很,金国汉军的情形,也就可知一般了。

    但这回又是怎么回事?

    是察觉了秦军决战意图?赵石心里当即就否了,就算知道,也当紧守城池,断不会如这般不顾一切,徒劳无功之下,反而伤了自家锐气,再者说了,大军要强攻汾州的消息,也只是半个多月以来,才让麾下士卒知晓,金人那里的异动,却已有近一月了

    。

    种怀玉猜的到是有几分靠谱,金人大军即将到来,金人在为大军到来做准备,更怕秦军悄然退兵,yu将大军困于临汾,围而歼之。

    并不是凭空想象,从那些被俘的金人斥候嘴里,早已知晓汾州守将其实换人了,完颜和尚,金国名将,朝中重臣,今掌太原兵马提调之权,从太原调兵,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有这个人在,让战局更显出了几分凶险莫测,充满了危机皿伏的味道。

    所以,此时赵石早已派出人手,往太原方向探了过去,但至今未有回报,这才是他真正忧心的地方。

    而一旦金人大军到了,什么都是空的,但赵石也并不紧张,金人大军不会说到便到,从调兵令到,再到准备,到开拔,可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根本无法做到突如其来,只需有了防范,就不怕到时手忙脚乱。

    书〖房〗中安静的好像落下一根针都能听到,没有人敢于在这个时候打扰他,大军开拔也许就在这几日,他也要好好的将前前后后再梳理一番,这一战,当争分夺秒,一旦大军开拔,便应有雷霆万钧之势,所以,之前的准备就更要充分,想的东西也要更加的周全细密,不容有失。

    而就在这个时候,房门轻轻打开,种七娘走了进来,来到近前,轻声道:“那一万新兵到了,赵幽燕领兵,副职是个年轻人,叫张钰的,五哥已经带人去迎了,但有一个人,不能不见

    。

    “孟青?”赵石歪了歪头,ting直身子,精神也不由一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的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