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战议(2 / 3)  将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一旦言行举止失当,会让外间之人,迅速对大秦的权威失去敬畏之心。

    这样的提议,其实只是让皇帝陛下稍稍沉吟了一会儿,然后皇帝陛下就笑眯眯的道了一句,“外邦路途遥远,风霜困顿,艰辛之处,不需赘言,爱卿应该多有体会才是,皇家子弟,怎受得了如此苦楚?”

    皇帝陛下做不忍心状,但眼角眉梢却存着笑意。

    赵石当即就明白,皇帝陛下动心了,只是这位从来不会当面给个准话而已。

    其实,皇帝陛下此时想的却是,赵柱国给出的主意。都很新鲜。也总是这般让人难以取舍。

    当然。最让皇帝陛下感兴趣的是,如今赵石好像喜欢将人往外赶。、

    就像之前提议太子出巡,顺便将几个老臣塞进去一般,如今又是想着将皇家子弟,赶去吐蕃,草原。

    皇帝陛下恶意的猜想,也许是这厮常年在外,吃够了旅途劳顿的苦头。便也见不得旁人好,总想着让他们尊贵之人,也尝一尝此等滋味儿。

    比如太子李珀,已经连续两年出京,都跟这厮有关。

    那几位白发苍苍的参知政事,也已被折腾病了一半儿。

    而娇生惯养的皇家子弟,到了万里之外的苦寒所在,又能比旁人好多少呢?

    想的更深一些,这与其人寒门出身可能也脱不了干系。

    皇帝陛下这里猜测着赵石的心理,虽然多为恶趣味作祟。但也猜的不离十。

    赵石这里,却是懵然不知。还呵呵笑了几声,道:“陛下说的是,所谓外邦,多为荒蛮所在,确实不是什么好去处。”

    这厮越来越狡猾了,皇帝陛下暗自咬了咬牙。

    “荒蛮之地,易起纷争,你也应该看了邸报,回鹘以及西辽之事,你怎么看?”

    爱卿两个字省了,说明话题进入了另外一个节奏,更亲近也更隐秘。

    这同样是赵石回京之后,必须面对的一件事。

    “西辽在天山以北,地域广阔,族类众多。。。。。。。。也许,其他朝臣会认为,西辽离我大秦有万里之遥,又是如此大国,加之中原未定,定然不想轻启战端。。。。。。。。。”

    “但依微臣之见,如今我大秦玉门关外,便是回鹘,天山以北,便是西辽疆域,所以,微臣看来,西辽与我大秦已在咫尺之间。”

    “而西辽如今正在衰微之时,国中新旧更迭,事端频起,国外与花勒子模争锋,接连失利,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再有,契丹人阻隔于西域道途之上,和党项一族,其实别无二致,难道我大秦商旅,去到西域,还要向契丹人交取税赋不成?而阻我大秦声威,播于域外者,当伐之。”

    “要说穷兵黩武,耗费国力云云,皆为无稽之谈,木华黎领兵塞外,麾下多胡人之属,吐蕃近在咫尺,又已为我大秦臣属,理所当然,应为我大秦征伐不臣。。。。。。如此,何来耗费国力之说?”

    “而既然此事因西州回鹘而起,西州回鹘各部,怎能置身事外?以微臣之见,可让回鹘送上国书,正式向我大秦称臣纳贡,再观西辽动静,若一切无事,契丹人之软弱,也便可想而知,如此软弱之国,早晚为我大秦所灭,到也不急于一时,若其出兵回鹘,我大秦正可乘势击之,让其首尾难顾,一战可定。。。。。。。。”

    就知道会是这样,皇帝陛下心里暗道。

    因为大将军赵石,可以说是大秦朝中最坚定的扩张派,近二十年来,大秦对外战争,几乎都有着他的影子。

    而且,随着其人地位越来越是牢固,越来越是显赫,他的这种意向也越来越是明显。

    以前,或者说是如今,也没有哪个大秦上将,有着这样鲜明的特征,和朝臣们一般,他们对平定中原,显得更加热切向往。

    皇帝陛下目光闪动了一下,紧接着追问道:“西辽之后,又是花勒子模,花勒子模之后呢?据说西域过度众多,我大秦国力总有竭时,这一路征伐,却没有尽头啊。。。。。。。”

    这更像是告诫之语,也许是想让赵石克制一下那有异于旁人的野心。

    赵石坦然的笑了笑,他也从来没有想着去掩饰自己对征伐异族的热衷。

    虽说皇帝陛下看上去并不是那么赞同,但他心里还是有那么点满意,看皇帝陛下开口就是花勒子模,对于西辽也多有了解。

    换了另外一个时空中的那些儿皇帝,侄儿皇帝的,他们知道屁的花勒子模,别说花勒子模了,就是契丹残部建立的西辽,他们可能都不知道确切的方位。

    实际上,他自己对西边的情形也知晓不多,花勒子模的名字,还是从那位西域女奴玛丽安娜口中得知,才勉勉强强跟他知道的一些东西对上号。

    事实上,在另外一个时空,蒙古帝国兴起初期,蒙古人在西边的敌人主要有两个。

    一个就是花勒子模,一个就是北方的基普公国。

    相比正在快速扩张中的蒙古帝国,他们都不算太强大,却牢牢挡在西进的道路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