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名医(2 / 3)  将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作罢。

    但大长公主殿下发话,大家的火气还是降了下来。

    平静之后,大家一下就感到了疲倦。

    名医们岁数都不算小了,争吵耗费精力,找错也要耗费心力,与人唇枪舌剑,也要做到有理有据,这和文人辩难差不多,却更让人身心俱疲。

    两位大医正也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儿,嘴上也差不多起了火泡,谁也没他们老两位更操心。

    公主府那边照顾的非常周到不假,但架不住年岁不饶人啊。

    于是,两位一商量。决定暂且休息两日再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照这个势头。太医署准备有些不足,回去之后,还要集思广益,总要将这个杏林盛会圆满的办下来才成。

    名医们疲倦难耐,自无不可。

    于是,名医们住进了大长公主府,两位大医正不得闲暇,回去了太医署。

    有着晋国公府和香侯府的支持。公主府这边儿到是准备的很不错,名医们除了不得自由之外,各种享受差不多都能满足。

    想泡泡温泉,可以,想吃点喝点好的,更不成问题,住的地方也是绫罗绸缎,伺候的人等,也是千挑万选。

    想听听琴乐?好说,想看看歌舞?也没什么大不了。

    想寻个长安名妓取乐?嘿嘿。胆子到是不小,咱就站在这里听着。你敢说出口吗?

    对于这些来自各处的名医而言,这两天估计把一辈子的福都给享受了,除了一直未曾见到大长公主殿下真容稍有遗憾之外,其他的是半点可供挑剔的地方也没有。

    很多人心想,这次长安真是没白来。

    见识了长安繁盛不说,连公主府都住过了,就算之后一无所得,也值了。

    所以,当两天之后,杏林盛会续开的时候,一个个与会中人,都是红光满面,一扫之前疲态。

    反倒是两位大医正不堪劳苦,换了人。

    之后,诊脉,答疑,医案,下药都考量了一遍,不用一一赘述,也终于有那么几位渐渐脱颖而出。

    这都是行医的基本功,也是最见功力的地方,好就是好,试试手,也就高下立判了,天赋这个东西,在这些基本功中,也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重。

    不过,又是两三日过去,一些人渐渐开始不服。

    因为各人专精不同,有的擅治跌打损伤,有的专攻妇科,有的擅长内病外治,有的则擅治疑难杂症。

    和指纹差不多,三十个人,三十个样子,却又相互交杂,无法分清界限,中医的纷繁杂乱,在这个时候也是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这回太医署有了足够充分的准备,最后一项,却是让诸人阐述所学。

    不用怀疑古人的智慧,这就相当于论文答辩,也不会让人觉得多么突兀,或者用什么眼前一亮来形容,因为这个时代,本就有讲学一说。

    只不过,对于这些各地名医而言,在大庭广众之间,还是当着众多医术精深的同行,阐述自己所学,却还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

    许多人意识到,这才是此次杏林盛会最重要的一件事。

    讲的好了,也许不日便能名满长安,就算是在接下来名扬天下,也不奇怪。

    前面的都属于铺垫,就像这里多数人之前的想法一样,你诊脉麻利,却不一定会正骨,你骨头接的好,遇到开膛破肚的外伤,也许你就麻了爪。

    你用药用的老道,但药草辨别之上,可不一定能胜过咱家。

    而这最后一项,就是针对各人专长所设。

    多数人开始头疼,这要是不拿出压箱底的功夫来,这一关下来,不定就要被人斥为庸医。

    你最擅长的就是那么回事,旁人都不差,你还有脸与其他人相提并论?

    于是乎,又休会两日,给出了准备的时间。

    这回,大家伙再顾不上享受了,魂不守舍的回到宿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准备纸笔,然后就是闭门苦思。

    对于想要做出一篇好文章的人来说,两天真的不多。

    两日之后,名医们各个神思倦怠,却还要拿出全副精神来,准备在同行面前,夺得鳌头。

    杏林盛会在这个时候,终于进入了。

    因同行相较,竞争越发激烈,名医们也顾不得再做敝帚自珍之想,将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拿了出来,以供旁人评判。

    一个个上台,一个个详做论述,不敢有一点轻忽,唯恐在同行面前丢了脸面,坏了名声。

    中间还夹杂着各种各样的提问,刁难。

    每一个都台上下来的时候,都是汗流浃背,面色苍白,手足发颤,就像丢了半条命似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也终于渐渐发觉出了其中的好处。

    这里的人,每一个不是身怀密艺,每一个不是行医经验丰富之辈,各人皆有独到之处。

    能就自己最擅长的地方,论述出来,就算有所粗略,但给旁人的启发却是不能用金钱,甚或是时间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