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电视理想,亘古不变(2 / 2)  谁的青春不迷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超高的编导,还有很多优秀的选秀选手,一切都需要我们去磨合,我也给了自己两个月的时间去改进。日常可以做成歌友会,可以做成红歌汇,可以做成明星培训班,周末可以做成记者会,可以做成发布会,可以做成发片会。

    明天是我们录制改版后的第一期张敬轩的播出,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等地方都可以看得到,也许有很多不足,但是我相信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制作方的努力。我们也在起跑,《任我行》的同事出来聚会,大家都问我:好不好?

    好,当然好。

    不会因为出现某几个人,某几件事,某几种环境而不好。

    关于电视,关于理想,不因为心地善恶,思想幼稚或成熟而改变。所谓理想,就是亘古不变的意思。

    今天我重新起跑,《任我行》已经领先许多。都朝目标加油,一切都好。

    因为晓曦哥和晓华姐都说过:做电视是自己一直的理想。

    这篇看完,觉得那时的自己真乖。把所有的感受一一记录下来,稍纵即逝的心思,全被完整捕捉在这里。我记得在大学宣讲会时,我让大家只要有时间都要把它们记录下来。这全都是你自己的生命,甚至多年之后看来,这就是你的孩子,看你的孩子如何在你的努力之下慢慢变化。所有细微之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

    里面提到了好多好多人,晓华姐和晓曦哥简直就是我电视生涯剧目中的父母角色,我还时不时将他们的名字写错。我记得晓曦哥早因为这件事情猛K过我一顿了。还有沈凌,和他认识的时间最长,总之是一个非常nice的人,那时我记得为了不让他离开北京去上海发展,于是把我表哥,也就是何老师的经纪人介绍给他。然后他就一直在北京了。后来,我们都各自发展,我想总有一天,我们仍会合体的吧。

    而关于写完这篇日志后,《明星big star》改名成《明星记者会》,再改名为《最佳现场》,一播至今便是7年,收视市场份额也一直是北京地区前三名,多少算是一张合格的答卷。

    去年,我突然被很多人认识了,因为《职来职往》。这并不是我自己的节目。有记者曾经问了我这个问题,想起来实在是很尴尬。那么多年一直在电视行业,做着各种各样的改变与努力,却没有一两个拿得出手的节目。你是谁,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所以,在痛定思痛之后,我想这两年总有一两个红火的节目出自于我的团队。也许这本书出来时,它已经被大家认识了。为什么你总是打不死?有人问这个问题,我想过,最好的回答可能是:因为我是一个电视人。

    2012年8月1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