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 生嫌隙少将带孤军 同敌忾迎敌困金川(2 / 7)  乾隆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鬼地方也真像迷魂阵,树林子里明明有人,围住了,冲进去,连个地缝也没有,连个屁影子也不见!莫明其妙就有人中了箭,射箭的弓也找不到,尖桩子摆在泥潭里,踩上去治都治不好……”他说着进入金川之后的“战事”,犹自惊魂不安,忽然意识到了点什么,又正容说道:“但我觉得我们还是必操胜算:总归我们还是没有大伤元气,其实力超过敌人;如今深入金川地域,兵士们已经熟悉了这里天候气象,可以说敌军武器装备、训练还是不及我军,粮源更不能和我军相比。只要真能寻到莎罗奔的主力,包围了狠剿猛打,再没个不赢的。我的这些见识是和下面弟兄们参商多少次了,不知庆大人、张大帅有何布置,我们一定听命赴汤蹈火。”“郑军门这话对!”庆复是戴罪立功来的,心里比张广泗格外急了一层,忙道:“天时人和我们占了,地利也有一小半。我看可以一战!”说罢看看张广泗。张广泗心里雪亮,说到九九归一,庆复是指挥不了这些兵的。他从来统兵打仗,都是独往独来,这次上下瞻对之战,由于庆复搅到军中,败了自己要负一半责任,胜了庆复要夺去一大半功劳,心里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但乾隆急于平定金川,并不理会庆复和他这点芥蒂,竟在他的折子上加批:“勿谓朕不能洞悉尔之心思,以为败则由庆复为尔分谤,胜则可咎庆复前战之失——朕已另告庆复,胜则与张广泗同荣共贵,败则与彼同失首级。尔之前功与此罪朕绝不共计!”情势如此,他和庆复也只好同舟共济了,遂道:“庆大人与我同心同德,艰难跋涉到你南路军,为的就是打,为的是早日克敌立功。郑军门的话我看有道理,不知诸位兄弟有信心没有?”

    “有。”

    “没吃饭,还是肚子里没了草料?!”

    “有!”

    张广泗留心到阿桂木着脸没有答应,脸一沉正要发作,庆复在案下暗暗扯了一下他的袍角,冷笑一声,转脸问郑文焕:“前头我已经下令,把四门大炮全调到这里,你办了没有?”

    “回军门,道儿太难走,昨天才拉来,炮筒都叫泥沙堵住了,才擦洗干净。还要等晾干了才好使用。”

    “用火烤干!”

    “扎!”

    “粮食蔬菜缺不缺?”

    “回军门,不缺!”

    “药呢?”

    “不缺!”

    郑文焕见张广泗脸上放光,知道他要决策下令,忙命:“在木图跟前再掌几盏灯!”张广泗大手一挥笑道:“我闭着眼也知道小金川周围地理,要木图作甚么?不用!”

    “庆大人,大帅!”一直沉思不语的阿桂突然抬起头来,说道:“标下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嘛。”张广泗铁青着脸,身子向椅背一仰说道。

    “扎!”

    阿桂似乎犹豫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镇静,“叭”地打千儿行礼起身,说道:“如果不知己不知彼,这个仗仍旧打不好。我军六万,敌军六千,十倍于敌,到现在没有尺寸之功,值得好生想想。”他目光炯炯看了张广泗一眼。

    “唔,唔?”

    “我军是客军,北路军走的旱道,南路军走的全是沼泽,敌军是以逸待劳。我们不占天时,至少说不全占天时。”

    “哼!”

    “郑军门方才说,地理上敌我共险,”阿桂没有理会庆张二人满面怒容,款款说道:“其实我们只是能在险地落脚图存而已,根本谈不上‘共险’。前天,莎罗奔部落里一个老头子,刺死赖汤将军部下一个岗哨,派四十个兵去追他,光天化日之下让他逃进山洞里,追进去的兵十几个,只有四个出来的,身上还缠着毒蛇——这似乎不能说是‘共险’吧?”他扫视着目瞪口呆的郑文焕、红头涨脸的庆、张二人和一群低头不语的军将,倔强地咬了咬牙,继续说道:“我不晓得莎罗奔部落里现在怎么样,但我军现在士气不高,这里是水路,逃不出去,军报里说的,北路军每天逃兵几十个,军法司杀人杀得手软了,改为在军中服苦役!士气不高,厌战思乡,这怎么叫人和?”

    庆复早已气得手脚冰凉,见他还要说,“砰”地一拍桌子厉声喝道:“叉出去!”“别忙,叫他说下去!”张广泗心里已经起了杀机,反而定住了心,格格一笑说道:“听听也有好处。”

    “标下遵命!”阿桂又拱手施礼,竟一转身大步跨到木图旁,在沙盘上捡起鞭子指点着,说道:“这里和云贵不同之处,在于云南多是旱路,利于内地兵士行进。这里和青海相比,青海地势还算平坦,便于骑兵运动各方策应。我军现处的位置在小金川东七十里,四十里水路不能通舟楫,要膛着没膝的泥潭行进,有的地方陷人陷马十分难走。三十里山路,炮车要走三天。我们大队人马一动,小金川镇上男女老幼搬家都来得及。驻扎小金川,我们的粮饷运送就更为难办。北路军也是一个道理,要过七天大草地,打下大金川一座空城,又一时和小金川我军形不成犄角之势,容易被莎罗奔分割各个击破,而且退路毫无指望……”

    他画出这样一幅可怕的画儿,众人都打心底冒出一股不可抵御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