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吊唁午梦堂(2 / 4)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是我的荣幸。”

    叶绍袁闻言一愣,瞥了一眼正看着自己和李致远的女儿叶小繁,若有所思。片刻之后又问道:“听李公子口音似乎不是苏州本地人?”

    “晚生是湖广荆州府人士,此次其实是路过苏州吴江的,能救小姐实在是侥幸。”李致远恭敬地答到。

    “哦,那公子是在读书还是来此地游玩的?此行是要前往何方?”

    对于自己的来历、家庭情况、今后打算,李致远早已经想好了一番说辞,镇定自若道:“伯父,晚生姓李名致远,草字澹泊,您直呼我名字即可。”

    “不瞒伯父,晚生在崇祯十五年壬午科的湖广乡试中侥幸中举,奈何却在今年的春闱会试中名落孙山。”

    “在京师时又听闻武昌已被贼军张献忠所部攻占,湖广多地沦入贼手,路上兵荒马乱的,晚生不敢贸然回乡,况且在下的父母几年之前都已经亡故了,如今孑然一身,于是就决定先来江南游玩一番,再决定去留。”

    “在杭州时听闻时局越发恶化,督师孙传庭拥兵十万出关,与李自成于河南对峙,大战一触即发。晚生推测结果恐不容乐观,料想不需多久即可听闻战果传来。”

    “如今既然天下不宁,国家危难,晚生也实在不想再继续埋头苦读做个无所事事的书生了,故打算乘船从杭州前往金陵,去南京吏部挂名报备,看能否先谋个一官半职,也好报效国家,谁知在吴江附近竟遇到乱匪埋伏抢劫杀人,碰巧救了令千金。”

    听过李致远的经历和想法,叶绍袁觉得此子的思想、行事风格颇有些奇特,对他的心胸和抱负也很是赞赏。

    又想到自家情况,感叹道:“澹泊,老朽听你此番言论足见你心胸开阔,既不强求于科举应试,天下危难之时又不忘报效国家,唉,若是老朽的几个儿子也能看开点,或许也不至于相继抑郁而终。”

    “你能对朝政局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想必也是心怀抱负志向远大之人,或许有朝一日真能成就一番事业。”

    “老朽是不行了,近年来亲人子女相继病亡夭折,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如今归隐田园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或许也没几年好活了,离开这尘世对老朽而言其实也是一种解脱。”

    接着话题一转,叶绍袁继续道:“不过你以举人之身做官终究不是入仕的主流,吏部大挑时举人大多很难补上职缺,若侥幸补上,或是微末小官,或是外放偏远贫穷之地,且今后升迁艰难。”

    “若是天下承平之时,老朽是断不赞成此举的,但如今天下暴民乱军四起,关外建州鞑虏频频南下扣关劫掠,荼毒北疆,我大明已是内忧外困,隐有大乱之兆,大乱之时亦是建功立业之时,你此举说不定也是一条明路。”

    “这样吧,若是朝中无人举荐,你此行终究是太过艰难,老朽虽已经避世多年,但昔年好友还有不少在朝为官的,目前在南京任职的也有一些,待我修书一封,你拿着或许能有几分作用。”

    自古关系户就有优势,现在都落到这份田地了,装清高是没用的,能走后门的李致远当然不会拒绝了,当即谢过了叶绍袁的帮助。

    随叶绍袁回到了叶氏家宅午梦堂,进入庭院,即可见一株腊梅十分醒目的挺立在庭院正中央,院子四周有一些青竹,几株芭蕉。

    叶家庭院是此时典型的江南乡间宅院,午梦堂其实也只是一间面积不大、陈设简朴、站立在明朝末年的江南风景中的乡间堂屋,黑瓦白墙,方砖木窗,墙有点斑驳,窗有点漏风,虽非华屋高堂,但也翰墨飘香。

    二人驻足于腊梅树前,叶绍袁一脸悲伤孤寂,手指腊梅道:“此即吾季女琼章生前亲手所植,这株腊梅根部,围着的是形态奇异的太湖石,正是当年从“湖水为涸”的汾湖中取载而归的。”

    “遥想当年,琼章还专门作了《汾湖石记》来记载湖石的来历,如今腊梅依旧亭亭玉立、枝叶繁茂,湖石仍在,可琼章已经仙去十一年矣。”

    李致远听叶小繁说起过,琼章即是她三姐叶小鸾的小字,远近闻名的才女,众人公认的天姿绝世,心性高远,超逸脱俗,虽处闺阁,却是一身仙气,通禅理,才华卓异。

    这在李致远看来,她就是一个典型的天才少女,再加上她在出嫁之前五日亡故以及她身上种种不可解的异像,更加勾起了李致远的“仙女情结”,对其更为好奇。

    李致远:“伯父不必太过伤怀,既是仙去,那想必她现在已是在仙境中了吧,仙女总是不能长留尘世的,以免沾染人间的浊气。”

    叶绍袁点点头道:“是啊,婚姻并非琼章所向往的生活,她认为婚姻会使她的人生理想完全破灭,她向往的是默然独处,心游太玄的生活,身为女子,她没有自由也没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面对夫家的催婚,即将到来的婚姻对她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她才急于离开凡间,她这些思想皆产生于家族中姊妹不幸的婚姻,例如她大姐极度不幸的婚姻就给了琼章很大的影响,也许正是这种不自由的婚姻才让老朽两个女儿皆早夭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