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离开南京(2 / 3)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题,好了,就这么定了。”

    “那张家兄弟呢?就让他们赶个车?”

    “又没出啥大事,不赶车还能干啥?训练的事还是你来做,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就这么定了,今晚早点休息,明天天一亮,吃了早饭就上路。”

    毕竟白天赶路都有些累,除了轮流守夜的,大伙都早早的睡了,一夜无话。

    尽管李致远计划的好好的,可他还是漏了一样,那就是一路上逃难的流民实在是太多了,在江宁县还没多少人,但是至从进入了太平府,他就被这景象惊呆了。

    有钱有势的官员、商贾坐着马车,带着金银财宝、娇妻美妾,还有家丁仆人护卫左右。

    无钱无势的普通百姓,则是衣衫褴褛、一脸凄惶,人们扶老携幼,步履蹒跚,眼望着东方,也不知道去往何处,就这么盲目地走着,更有许多年老体弱、或病或饥的人倒毙路旁,这完全是一副末世的景象。

    大多数人逃的仓促,随身并无多少财物粮食,就有稍微强壮的去抢夺妇孺老弱的一点食物、钱财,所以路上不时发生争抢殴打之事,哭喊之声不绝于耳,打死打伤人的事情发生的多了,大家也就麻木了。

    李致远救不了这些可怜之人,只能招呼大家提高警惕,先保全自己。

    二三十人的队伍,人人皆持刀挎弓,又有周大壮、张家兄弟三人压阵,还是很有威慑力的,只是速度也慢了下来。

    “大壮你去打听一下,这些人都是从哪来的?”

    李致远也不清楚西边现在怎么样了,张献忠现在应该是在湖广、江西一带,北边的庐州、凤阳应该已经收复了,怎么还有这么多的流民东逃。

    “公子,俺刚才打听了一下,哪的人都有,庐州、凤阳、安庆的、江西的,甚至湖广的都有,有些是因为害怕张献忠举家东逃的,有些是因为官兵为祸地方不堪忍受而东逃的。”

    “听说总兵刘良佐的军队在庐州、六安一带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比张献忠的贼军还可怕,所以很多人都渡江南逃了。还有,现在很多人尾随着我们,找我们讨口饭吃。”

    “唉,看来这官军比匪军为祸更甚啊,从现在开始,看到官军和匪军都要小心,等到宁国府就好些了。”

    李致远真的有点怕了现在的官军了,刘良佐和左良玉之流的军纪又是出了名的差,都曾经干过屠戮过往州县的事情,现在路遇强盗土匪不怕,碰到这些当兵的才可怕。

    至于这些流民,暂时没啥好怕的,但要是遇到趁机闹事的土匪,他们只怕也会加入其中抢掠一把。

    李致远左思右想,回到马车车厢中,对卞敏儿道:“敏儿,快拿我的官服出来,给我更衣。”

    “夫君,你现在穿官服干嘛?”

    “唉,我怕碰到官军也怕碰到土匪,这帮为祸地方的兵匪比贼军还可怕,咱们三辆马车,又随行二三十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带了多少金银珠宝呢,我们现在就像一只烤的香喷喷的大肥羊走在一帮快要饿死的人之间,这不是引人犯罪么?。”

    李致远觉得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一路上那些衣衫褴褛、衣食无着的人见了他们,有些胆小的是害怕、躲避,但还有很多是尾随而行,弄得他提心吊胆的,二三十人的队伍远不足以抵抗土匪,既然现在已经没法悄悄地赶路了,那索性更加高调一点。

    换好官服官帽,李致远招呼周大壮和张家兄弟过来。

    他站立于马车之上,身穿青色文官常服,胸前是鸂鶒补子,头戴乌纱帽,脚穿黑靴,腰间一根牛角腰带,配素银带饰,居高临下,威风凛凛,官威十足。

    “你们三人告诉手下的弟兄,都给我宣扬出去,就说本官是新任的婺源知县,这次是赶着去上任的,不忍见众多百姓流离失所,饿死他乡,现在就有活命的机会,本官现在要招募身强体壮的流民为乡勇,剿灭匪徒,安定地方,只要肯卖命,本官保证他们吃得饱穿得暖。”

    “另外你们还可以告诉他们,别再往东边去了,应天府那边现在已经不接纳流民了,南京城都已经戒严了。”

    既然无法低调,他就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大张旗鼓的收纳健壮青年,这年头,只要肯给口饭吃,就有人给你卖命。

    于是,周大壮带着手下,开始沿途收纳流民,年轻力壮的都编入队伍,队伍越来越壮大,没有武器,李致远就让手下在山上砍些木棒削尖了先凑数,人多力量大嘛,总比赤手空拳的强。

    人多了,速度也就慢了,紧赶慢赶,这一天还是没能到达芜湖县,傍晚投宿于当涂县境内的一个小村庄,之后不再西行,转道南下,经过太平府芜湖县,终于在八月二十六日下午抵达了宁国府泾县县城。

    从此地开始,就将进入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可能会有土匪山贼出没,而且山路崎岖不平,速度也会更慢。

    到泾县时,李致远已经收纳了一百三十多的青壮男子,人多了,吃饭就厉害了,这都是李致远自掏腰包,这么多人一天就得吃上百斤大米。

    如今一两银子大约能买三百多斤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