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全部就位(2 / 3)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李致远差点笑出声来,道:“怎么,那位丁千总还没走?”

    黄志义道:“没呢,想来是汪家和汪县丞太热情了,盛情款待的让人家丁千总乐不思蜀喽!”

    这回汪家真是吃大亏了,三四百当兵的人吃马嚼,不伺候舒服了还不行,当兵的大刀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两天得花他汪家多少白花花的银子啊。

    李致远忍住笑意,严肃道:“汪员外不愧是婺源首富,不仅是首富,还是首善,如此心系朝廷,体恤官府财力有限,自愿承担起接待远道而来的客军,实乃我婺源士绅富商之典范。”

    “你们要多多宣传汪员外之义举,号召婺源士绅富商向其学习,若都如汪员外这般为官府分忧,我大明官军又怎会粮饷不济,朝廷又怎会财政困难呢?”

    李致远想了想道:“这样吧,黄主簿你擅长公文,就以县衙和本官的名义写个嘉奖的告示,张贴在县衙和城门处吧,让其他士绅富商都好好瞧瞧人家汪员外是怎么做的。”

    “哦,对了,汪县丞主动请命,说服其族叔为官府分忧,足以表明汪县丞不为家族私利,一心一意为官府、为百姓办事,也是要嘉奖的,一定要在告示里面点明。”

    李致远一本正经道:“本官作为一县之父母官,就必须要赏罚分明,做了好事之人就一定要嘉奖,让其美名远扬,否则又哪有人愿意去做好事呢?”

    “做了坏事就一定要从重惩处,以儆效尤,让蠢蠢欲动、居心不良之人都害怕,知道为恶之代价。”

    “二位明白了吗?”

    二人齐声道:“明白了。”

    黄志义又道:“县尊放心,下官明白这告示怎么写了,一定会准确传达出您鼓励士绅富商多行义举、多为官府朝廷分忧解难的意思以及您赏罚分明的态度。”

    李致远点点头道:“很好,本官也相信黄主簿的能力。”

    李致远又转身拿了他这两三日所写之成果,递给黄、田二人,道:“这是本官这几天细思县衙、胥吏之弊端而制订的一些规矩章程,你们二位拿回去好好看看。”

    “若没有问题,今后官府征粮纳税、审案断狱等都严格按章程办事,胥吏之弊,二位应该都很清楚,是该好好整顿了。”

    李致远一脸坚毅道:“你们只管放手去做,有本官在,谁敢胡来?”

    “至于汪县丞那里,本官会亲自跟他去说,他肯定也会支持的。”

    二人都十分激动,他们早就想在县衙里面大干一场了,特别是黄志义,他这主簿这几年当的实在是太憋屈了。

    他黄志义好歹是正经的九品朝廷命官,可在这婺源县衙里,别说县丞、典史不把他当回事,连三班六房的书吏差役也不怎么看得起他这个黄主簿。

    田四喜则是十分向往那种有权有势、主宰他人命运、别人都仰望巴结自己的日子。

    所以他才千方百计地混进官府做了李致远的幕僚,可不发威不狠狠地收拾以前的旧势力,又怎么能体现自己的地位呢?

    于是这二人激动地接过李致远所写的“章程”,齐声道:“下官(属下)一定完成县尊重托!”

    李致远十分满意,这二人人品虽说都不咋地,但能办成事,短时间也不会做什么太过出格的事情,这就已经足够了。

    待二人离去之后,李致远开始考虑练兵一事,此时人马、兵器、钱粮已经勉强算得上是全部就位了。

    虽然钱粮严重不足,暂时只能是自掏腰包,如今还剩一千来两银子,不过知府唐良懿承诺拨给的饷银马上就能送到,另外过一段时间他还打算再从汪家坑一笔……

    火器也是不够,且质量低劣,这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随自己而来的毕安民可还一直待在县衙无所事事,是时候该他派上用场了。

    与此同时,汪家大院的那两位正焦头烂额,气的是七窍生烟。

    汪承宣隔老远就能听到房里三叔的咆哮声:“这帮杀千刀的死丘八到底要赖到什么时候?!汪承宣那个七步操操(婺源话,形容人傻乎乎的)的败家子回来没有?!”

    “老爷息怒!老爷息怒!宣少爷去和丁千总商量去了,马上就回来……”

    汪承宣十分无奈,硬着头皮推开了门,正巧一个茶杯摔碎在他脚边,吓了他一大跳。

    暴跳如雷的汪员外正在砸东西,吓得屋里跪着的三四个奴仆抱头鼠窜,不停闪躲避开飞溅的碎片。

    汪承宣上前拦住了正要砸花瓶的汪员外道:“三叔,您就别发火了,对身子不好,我打听过,丁千总说大概明天就走。”

    “明天?那个狗日的丁千总天天都说明天走,结果都赖在这三天了!”

    “都是你这个怂货败家子不干好事,把这些瘟神请家里来,是不是要他们挖了汪家祖坟你就满意了?”

    汪承宣哭丧着脸,一脸无奈道:“三叔,我也不想带他们来,实在是被姓李的给摆了一道,骑虎难下啊!不过明天他们应该是要走了,我刚见他们在收拾东西。”

    汪员外这才消了点气,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