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 锱铢必较(2 / 3)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伍,声势震天的呐喊号子,至少李致远看起来是舒服多了。

    军令之下,无论是行军转向,还是齐跑卧倒,再无半点差错,李致远把他能想到的现代军队训练服从性、团结组织性的各种招都用上了,自认为效果还不错。

    他也不求能做到像后世解放军那样的军姿军容,勉强整齐就行,就这基本上都是靠抽鞭子体罚和不准吃饭练出来的,机械性的服从,能听懂简单的军令,他就已经很满意了。

    至于每天雷打不动进山跑一圈的体能训练暂时还看不出什么效果,唯一反映出来的就是周倩娘表示大米消耗的速度加快了。

    县衙那边,据田四喜的报告,汪家勾结土匪的罪名已经是板上钉钉、证据确凿了,他们调查出来具体的前因后果是这样:

    汪家之前多次伙同其族人婺源县丞汪承宣勾结土匪、借机敛财,后听说上面派遣的新任知县李致远在赴任途中就高调剿灭了一伙土匪,这使得他们对新任知县的到来十分畏惧,担心发现他们汪家的不法之事。

    所以汪家之主汪建修决定先下手为强,趁知县还未到任时就除掉这个可能的威胁。

    于是他指使为汪家在外地管理经营汪家田产、商铺的田管家,让他联络山中的山贼土匪,并出巨资让土匪将新任知县李致远杀害于赴任途中。

    不料土匪行刺失败,反被擒获,并大致说出了去山寨买凶杀人的田管家的样貌特征,而此人正好为知县幕僚田四喜所熟识,这为之后破案提供了便利。

    而汪家得知行刺失败后更为惶恐不安,又被新任知县到任时所带土匪尸首所吓,对知县更为忌惮。

    汪家一方面派了族人将在外地的田管家杀害以灭口,另一方面又谋划借土匪夺城除掉知县李致远。

    于是,重阳节那日,汪家勾结土匪,煽动不明真相的百姓围攻县衙,打算趁机制造混乱,放土匪入城,借土匪之手将不利于他汪家的知县李致远杀害。

    幸亏在县衙的知县幕僚田四喜及时翻墙逃到城西,告知了正在训练乡勇的知县李致远。

    李知县果断地带着乡勇回县衙平定骚乱,并派人继续追击土匪余孽,正好发现土匪余孽逃往汪家。

    之后李知县将汪家勾结土匪一事告知全县乡绅百姓,引起全县士绅百姓众怒,

    为保护婺源城以及数万百姓安危,李知县连夜带领士绅百姓包围了汪府,并和藏匿在汪府的土匪大战一夜,虽有所伤亡,但终将汪贼及土匪尽数剿灭,安了全县百姓之心。

    李致远听完田四喜这一番汇报,不禁笑了,田四喜搞出的汪家罪名及事情经过,虽说是真假皆有,但汪家的罪名已经是全县士绅百姓所公认的了,证人证据数不胜数,是个板上钉钉的铁案。

    徽州府接到这份通报,没多久就发来了嘉奖令,将李致远和婺源士绅都狠狠地夸奖了一番。

    说李致远处置得当果断,一举除掉了危害婺源的劣绅,保住了婺源城,维护了地方安定,并说还会向南直隶和朝廷上报,一定不会忘了他的功绩,并勉励李致远再接再厉,代朝廷治理好婺源县。

    至于婺源士绅,则是夸他们心系朝廷、积极同官府合作、为地方安定做出贡献云云。

    李致远看了田四喜拿来的嘉奖令,哈哈大笑,有些自得,“咱这回做的可是真的妙啊,不仅除了汪家这个祸害,还得了上头的嘉奖,更是发了一笔大财,一箭三雕啊,田四喜,你这回该得头功!”

    “有功劳就该赏,说说你想要什么,只要本官能做到,一定满足你,决不食言!”

    田四喜喜滋滋地谢道:“多谢县尊您的夸奖,不过还是县尊您英明,领导有方,我田四喜不过出了几个微不足道的小计策,实在是不敢居功,更不敢要什么赏赐。”

    李致远摇头道:“不成不成,本官说过要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你有功又岂能不赏呢?”

    李致远拿出一个小布包,继续道:“这样吧,本官现在官微势小,也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就暂且拿这几十两银子来表彰你的功劳吧。”

    “钱也不多,权当一番心意,只要你今后跟着本官好好办事,多多出力,那本官绝不会亏待于你!”

    田四喜也不好再推辞,接过银子,再次拜谢道:“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谢过县尊赏赐了。”

    “不过,”田四喜犹豫了一下,继续道:“不过说完了好事,在下还有一个坏消息要禀报县尊。”

    李致远一愣,皱眉道:“坏消息?何事?”

    田四喜道:“是徽州唐知府发来的,随同嘉奖令一同而来。”

    李致远怎么都没想到唐良懿能给他带来什么坏消息,毕竟接触下来,他觉得对方还是不错的。

    见李致远愣着不说话,田四喜继续道:“唐知府的意思大致是说如今徽州财政困难,他现在又招募了些乡勇兵丁,加上祁门等地多有流民需要安置,他此前承诺给县尊您的粮饷恐怕不能兑现了。”

    “又说您既已和婺源各大士绅共除贼匪,那想必是已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