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章 打造火器(2 / 2)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和气道:“老师傅不必多礼。”

    “本官听毕公子说您在火器制造方面技艺高超,经验十分丰富,所以有些问题想要请教一二。”

    魏老拐更为局促不安了,他们这种匠户出身的,地位极其低下,就是一般农夫都不太看得起他们,哪见过说话这么客气的官老爷啊。

    “县尊大老爷和毕公子实在是高看老拐了,老拐这些本事说实话也上不得什么台面,就是做了几十年手熟罢了。”

    “不过大老爷想知道什么尽管问便是,老拐我一定是有一个说一个,绝不欺瞒县尊老爷……”

    见这个魏老拐一副诚惶诚恐谨小慎微的样子,李致远有些不是滋味,这后世不是老说中国缺什么“工匠精神”么,这古代中国倒是不缺工匠精神。

    工匠们的手艺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由于他们一般没法去做其他别的事,终生钻研自家的手艺,有些手艺简直是令人拍案叫绝。

    可工匠们的地位一直就跟贱民没什么两样,长期被统治阶层及正统的文人士大夫阶层视作低贱的下九流,予以歧视打压。

    实际上工匠们事情没少做,他们对社会所作贡献也是巨大的,可是基本得不到什么回报。

    做事的搞生产的永远处于最底层,指望这种社会能推进社会进步、提高生产力,那简直是笑话。

    “老师傅不必谦虚,你所做的都是有大用的事,是有些人不识货罢了。”

    李致远也没法跟他讨论工匠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和意义,继续道:“火器制造方面,本官实在是个外行,倒不是要具体问你怎么做。”

    “但本官还是想知道下大致的制造流程,看看有何困难,对原料有何要求,多久能制成一杆质量优良的火枪。”

    魏老拐想了一下道:“来之前毕公子也和我说过了,说已经有了一批鸟铳,但是多半质量不佳,有些需要改造,有些就是废品,那县尊您可是想要专门改造、制造鸟铳这一种火器?”

    李致远道:“目前已经有不少鸟铳了,为了统一,自然是以制造鸟铳为主,但本官更想做的却是另一种,老师傅可知道毕公所研制的‘自生火铳’?”

    魏老拐道:“老拐自然是知道的,毕老爷作《军器图说》呈给当今圣上时,曾吩咐我试制了几杆。”

    “此种火铳是将鸟枪用火绳点火的装置改进为用燧石作发火装置,从而克服了火绳点火怕风雨的弱点。”

    “只要射手扣动扳机,安置于扳机上的龙头就会下击,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装药室中,使火药燃烧,产生推力,将弹丸射出。”

    “这种自生火铳只要连续扣动枪机,摩击燧石,便可发射,简化了发射手续,能够大大提高射速,若是能够大规模装备,威力惊人啊。”

    “可惜毕老爷退隐后,就再没人制造此种火铳了,除了老拐我,可能真没多少人会造。”

    “而且我之前也就试制了几杆,如今一来是怕火铳不成熟,还有纰漏和隐患;二来是长久未制,只怕是手艺生疏了……”

    “听说毕公子深得毕老爷的真传,有他相助或许能尽快造出完美的自生火铳,可还要教会其他工匠,只怕会耽误老爷您的大事啊。”

    李致远道:“无妨,目前先以改造、制造鸟铳为主,自生火铳的完善和制造暂时只交给你们二位,你们边造边改进,现在人手还是不够,本官还会继续招募工匠的。”

    “对了,若是让你们自己造鸟铳,多久能造出一杆质量上佳的鸟铳出来?”

    魏老拐估计了一下,答道:“既然县尊老爷您是想要质量上佳的鸟铳,那老拐认为,一名熟练的工匠,大概一个月可以造出一杆。”

    李致远不禁惊呼出声来:“什么?!一个月!”

    魏老拐解释道:“要想造出好的鸟铳,关键就在要造出合格的铳管,制作时先用精铁卷成大小两根铁管,以大包小。”

    “再用钢钻钻成铳管,熟练的工匠每天只能钻一寸左右,大概一个月才能完成,这样制作的鸟铳坚固耐用,射击时才不会炸裂。”

    李致远听完鸟铳铳管的制作流程,顿时目瞪口呆,一个月才能造一杆,现在四十多名工匠一个月顶多才能造四十杆,他实在是没想到效率竟会如此低下!

    ——————————————————————————————————

    崇祯十六年九月廿一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