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章 云中谁寄锦书来(2 / 2)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苏州吴江能和李致远扯上关系的还能有谁,自然只有他老丈人——汾湖叶家了。

    李致远等这封信等了好久,闲下来时,好几次对着明月懊悔。

    都怪自己在南京时没考虑到这年头的书信、驿站极为不靠谱,在南京的时候没多寄几封信。

    南京到苏州还算是路途顺畅,可婺源距苏州路途又远,路上又不太平,之后在婺源他也曾几次写信去苏州吴江,可依旧是杳无音信。

    现在兵荒马乱的,也只有官府的驿站因为要传递前线消息,还勉强保持畅通,想必叶家也是托了关系,才得以使用官府的驿站。

    不过苏州距婺源千里之遥,书信寄到李致远手上必定是耗时靡久,信件丢失极为常见,亏得李致远还能收到,也算得上是万幸之至了。

    李致远拿着这封厚厚的书信,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叶小繁那张宜喜宜嗔的粉脸,也不知她现在是笑是哭,是喜是悲?

    算起来,自八月十八吴江汾湖一别,至今已近两月矣。

    李致远迫不及待拆开信封,里面却又有两封分别封好的信封,看信封所书文字,分别应是叶绍袁和叶小繁所写。

    拆开写有“贤婿澹泊亲启”的信封,自然是那位未来老丈人叶绍袁所写的。

    大意是说已经收到李致远从金陵寄去的书信,祝贺他如愿得到婺源知县一职,并叮嘱李致远既然为官一方就要为一县百姓谋福祉,要时刻谨言慎行,处理好与士绅百姓的关系云云,多是勉励劝诫之类的话语。

    当然,最后他还委婉地询问李致远具体何时回吴江迎娶叶小繁,实际上,这才是叶绍袁写这封信最主要的目的。

    李致远苦笑着叹了口气,他也想赶紧去汾湖把老婆娶回来,奈何实在是走不开。

    这两个月是他能否在明末这个大舞台上脱颖而出的关键时期,一旦错失良机,那就万事皆休,要么等着挨鞑子的屠刀,要么剃发易服当顺民当奴才。

    当然,江山要打,老婆也不能不娶,李致远回忆了下明末历史,合计了一下,只要在腊月之前将张献忠驱离湖广,任由其逃窜入川。

    那明年正月似乎是个空档期,李自成、张献忠似乎都没有什么大动作,自己正好回苏州一趟,顺便再去南京活动一番。

    计划已定,李致远又拆开了写有“李郎亲启”四字的信封,是叶小繁的亲笔书信。

    字如其人,叶小繁这一手娟秀多姿的小字,读起来很是令人舒心,主要是叙写她的闺中生活以及倾诉她对自己的思念之情。

    她写的倒是颇为有趣,诸如汾湖湖水干涸,她围观其父兄、族人捉鱼捕虾的趣事;

    又如她将李致远所教她的“纸飞机”,教授给了村里的孩童,那玩意已经成了当地孩童最爱的玩乐之物,以至于不少大人的书本都遭了秧;

    还写了她受李致远启发,不再拘泥于只读少女闺怨诗词,从他父兄那里读了不少经史子集、传奇小说,心胸都开阔了许多。

    还跟李致远谈起了她读史书的心得、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对现今局势的担忧,也更理解了李致远之前的言行。

    李致远读到此处心里都乐开了花,看来恋爱中的少女远不只是“女为悦己者容”。

    还愿意为了心爱之人做出更大的改变,了解对方的思想和志向,关心他所在乎的事情,理解他、支持他。

    当然,叶小繁书信中还说她现在时常回忆起两人那段短暂相处的时光,当时只觉得是险死还生,险遭不测,现在想起却颇为怀恋,越发思念李致远了。

    最后又让李致远不要担心她,说她在家读书写字,时而回忆二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也并不觉得无趣,她会一直在家里等着李致远。

    李致远读完信,也是十分动容,忍不住立刻给叶绍袁父女写起回信来。

    对叶绍袁,李致远只说自己现在虽然忙碌,但一切都还是在按计划进行,请他无须担心,自己正月必至汾湖迎娶叶小繁。

    至于叶小繁,李致远文言文又比不得古人,也不知道古代情人之间是怎么互诉衷肠的,将一封回信写的跟现代的情书差不多,肉麻兮兮的,也不知叶小繁看到后是何感受。

    之后李致远又担心信件丢失,叶家收不到信会担心,就将两封书信都抄了好几份,打算隔一天寄一份。

    等叶家收到信,少说也是一个月之后了,那时估计已经到了腊月,还好叶家还来得及准备,这古代的通信也实在是太艰难了。

    处理完自己的私事,李致远才将自己的一干亲信全部召了过来,准备开次集体会议,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巨变和机遇。

    ——————————————————————————————————

    崇祯十六年十月初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