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章 攻守之势(2 / 2)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防布置得井井有条,虽说距贼军围城越来越近,城内反倒是更稳固了。

    十二月初三中午,贼军出现在了抚州城的南城门外。

    李致远得到消息,立刻赶去了南城楼。

    寒风凛冽,格外刺骨,李致远一身宽袍大袖的官服进了风,鼓鼓囊囊的,冻得他直哆嗦。

    他用手半遮着眼睛,借以挡住这冬日晌午直射而来的日光,眯着眼极目望去,却依旧看得不太分明,只觉得黑压压的一片,还颇有些壮观。

    李致远感叹道:“要是有望远镜就好了!”

    回过身问一旁的周大壮:“大壮啊,你知道望远镜么?”

    见周大壮一脸迷茫,李致远解释道:“就是一个圆筒,两头各是一种或凸或凹的透明镜子,透过它可以望见很远的地方。”

    周大壮恍然大悟,“公子说的是千里镜吧?”

    “俺只听说过,却没见过,据说是西洋鬼子带过来的,后来朝廷也仿制过,有些火炮就配有千里镜。”

    李致远点头道:“对,就是这东西,以后咱们也弄些来,不然这太远的敌军看不清啊!”

    待贼军又走进些,李致远惊叹道:“大壮,这不像只有一万五的样子啊!”

    “我怎么觉得两万人都不止呢!”

    周大壮伸着脖子使劲望了一会,“人是挺多的,可看起来都穿得破破烂烂的,跟要饭的叫花子差不了多少。”

    “贼军八成是把沿途的百姓都赶来了!”

    “这帮狗日的,是打算拿活人填护城河!”

    现在已经是腊月,明末的气温格外的低,除了大江大河,一般的小河已经冰封,从昨夜开始,连抚河也开始结冰,何况是这小小的护城河。

    但是冬季本就是枯水期,护城河几乎露了底,就算结冰了也是一条大沟,想过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贼军估计是打算直接拿人命填。

    到了离城二百来丈的地方,贼军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一骑飞奔而出,直奔城门而来,周大壮挽弓搭箭欲射。

    李致远阻止道:“八成是来送什么劝降信的,就看看他们放什么狗屁,也好知道这领军之人是谁。”

    片刻后,果然射上来一封书信,李致远接过略看了一眼,笑道:“原来是尹先民那个叛徒。”

    尹先民,原先是明军长沙副总兵,数月前,张献忠攻长沙,他率部投降,做了张献忠手下的将军,后来一直驻守在茶陵。

    至于信里的内容,无非就是拿他自己做榜样,说什么投降“八大王”如何如何的好,封官加爵;又说明朝如何如何无道,早就气数已尽,劝李致远识时务者为俊杰。

    最后自然是虚张声势一番,说他数万大军围攻抚州,而抚州兵少将寡,攻守之势已经很明显,不如早早投降,再威胁李致远若是不投降,破城之后必鸡犬不留。

    李致远略微扫了一遍,懒得再看,就这个叛徒带着一伙乌合之众,还想传檄而定?

    对城下大笑道:“回去告诉尹先民,他好好的大明副总兵不做,却非要跟个流寇做不忠不义的乱臣贼子。”

    “我李致远不像他这么软骨头,叛国投诚这种事做不来。”

    “也真是笑话,一伙乌合之众,也配和我谈什么攻守之势?”

    “岂不知攻守之势变得非常快么?到时候谁攻谁守还不一定呢!”李致远其实就是诈尹先民,让他疑神疑鬼。

    尹先民这次之所以敢孤军深入江西,本就是欺吕大器无兵,但他也担心,李致远在袁州还有不少兵,短时间不能拿下抚州,就可能陷入重重包围。

    “你回去告诉他,我想要他那颗脑袋很久了,既然这回他带着脑袋送上门,就别想离开江西。”

    “让他洗干净脖子等着,他这颗狗头我是要定了!”

    ———————————————————————————————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初三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