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章 俯首系颈,面缚归命(2 / 2)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投降,让他亲自来!”

    自昨日在金华城下受阻,许都就已感觉无法对抗官军,正好这时听说他的老熟人陈子龙领兵从杭州来了,他就想率众人投降了,说不定能免去罪责,为朝廷效力。

    然而他将就抚意向告诉义军,却遭到众人反对,无奈之下,只好先派了亲信许嘉应和陈子龙通个气。

    许嘉应见陈子龙不接信,也没办法,只好告辞,悻悻而去。

    张煌言不解道:“陈公你为何拒其投降?”

    陈子龙望着许嘉应驾马远去,道:“唉,尚未至金华与监司(分守道)王雄商量,我岂能独自做主答应?”

    “许都若真有投降之意,定会亲自前来!”

    入城后,陈子龙即去见现在主持局面的监司王雄,李致远则和张煌言自寻客栈住下。

    城中气氛极为紧张,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街上没什么行人,只有一队队持刀而过的兵士。

    李致远摇头叹息:“街面上似乎都有被洗劫过的痕迹,这许都还没打进城来,想必是驻防官军干的。”

    张煌言压低声音,谨慎道:“嘘~小声点,小心被他们听见!”

    “怕什么,咱们有陈公的士兵持刀护送,他们不敢怎么样的!”李致远不以为意,继续道:“你看看这年头都成什么样了,我看老百姓害怕动乱的主要原因就是怕官军趁乱胡作非为!”

    张煌言默然,乱世皆如此,金华城还算好,未被白头军攻占,官军没有理由发泄,只是抢点东西而已,而东阳、义乌等被白头军占据的城池日后免不了要被报复式地杀戮洗劫。

    傍晚,陈子龙派人告知李致远二人,王雄认为军粮不足,且官军一时之间也难以剿灭对方,应该接受对方投降,二人大喜,没想到此事这么快就能解决。

    翌日,许都第二次遣人请求投降,陈子龙答应下来,并决定单骑赴许都营中,带其回来谈判。

    之后,许都果随陈子龙回,并入见王雄,而李致远和张煌言作为陈子龙的随从,也一起参与了这次谈判。

    王雄向许都允诺,只要他投降并遣散部众,就赦免其死罪,许都大喜,答应下来。

    随后,王雄令子龙挟都入山,遣散起义军,李致远觉得有些可惜,这么好的士兵,朝廷竟然不要?

    李致远觉得现在问题也差不多解决了,应该没什么风险,于是私下向陈子龙请求随同前往,他想挑选有出众才能者赴湖广为朝廷效力。

    陈子龙也觉得此举更能让起义军安心,有利于他说服众人暂时解散,遂同意了李致远的请求。

    于是,陈子龙、许都、李致远及张煌言四人骑马直入紫薇山白头军军营。

    许都召来其主要部属,先介绍了陈子龙及李致远等人,才喜滋滋地宣布:“诸位兄弟,如今大明外有建虏频频入侵,内有闯贼肆虐,造反起事本非我愿,也实在不是一条好的出路。”

    “我等都是大明子民,相聚原为天下计,而与朝廷为敌,闹成现在这般,实不是明智之举。”

    “我已经和王监司商议过了,只要我等解散部众,归降朝廷,朝廷就绝不会妄加杀害。”

    “诸位若是想报效朝廷,也可随这位贾公子前往长沙,去李抚台帐下效力。”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之前许都说要投降就已经遭到过众人反对,这回再提起,虽然说得到了王雄的许诺,还有大名鼎鼎的陈子龙在此作保,至于这位贾公子的笼络,倒也算加了一重保障,可众人仍旧有些顾虑。

    因为他们毕竟是反了,还打下了三座城池,而且据他们平日里与那些官员接触的经验来看,实在是难以放心。

    有人道:“我等既然已经举事,又岂能再得到朝廷的信任?”

    “谁知道这是不是那些狗官的权宜之计,诓骗我们放下武器后再肆意杀戮!”

    大家众说纷纭,有愿意归降的,也有坚决反对的,但即使是愿意归降的人也对未来表示忧虑。

    一旁的陈子龙忙站出来,大声道:“诸位静一静,且先听我一言!”

    “我明白各位的心思,诸位并不是想反朝廷,而是不信任朝廷,不信任官!”见众人默认,陈子龙继续道:“诸位试想一下,现在天下乱成了什么样?”

    “西北有闯贼李自成,湖广有张献忠,关外还有建虏鞑子,朝廷逼反诸位有何好处?”

    见众人沉默,陈子龙毅然决然道:“我陈子龙在此立誓,只要大家放下武器,各自回家,愿以全家百口担保诸位安全!”

    这回终于成功说动了众人,有人道:“好!我们相信陈公!”

    于是许都遣散了大部分部众,率两百多人俯首系颈,面缚归命,随陈子龙入金华城。

    ——————————————————————————

    崇祯十七年正月廿九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