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章 全晋瓦解(2 / 2)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也不是什么大才,只是我未做官,也不是纯粹的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的更清楚一些罢了。”

    “而且我刚才听你说韩赞周与马士英有来往,还专门买了‘扬州瘦马’送他?”

    “就凭这点,我断定你此行必能成功!”

    “那马士英在士林中名声极差,韩赞周又岂能不知,难道他不愿意和品性更好的做朋友?”

    “还不是因为那些自诩清高的官员、士大夫们不屑与韩一介阉宦相交,就只有个马士英愿意与他来往,也就勉强交了这个朋友。”

    李致远深以为然,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只等那姓苏的牙婆传来好消息,他就去会会那个李国辅。

    京师紫禁城。

    初七这日,崇祯皇帝接到刚被他罢免的前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余应桂送来的加急奏疏,报全晋瓦解。

    崇祯一目十行地看完,再也忍耐不住,掷疏怒骂曰:“尔奉命督秦,何远奔沁泽(今山西南部的长治、晋城一带),前疏兵仅二百,今又言近千,当朕三岁小儿?!”

    “逆臣!逆臣!欺君罔上!欺君罔上…….”气得崇祯在寝殿内一边走来走去,一边当余应桂就在他跟前一样歇斯底里地大骂不止,吓得在一旁服侍的宫女、小太监们跪伏在地上瑟瑟发抖。

    也幸而余应桂不在跟前,否则崇祯非活劈了他不可。

    其实余应桂已经算是个廉洁正直的好官了,他是真的没兵,跟光杆司令没什么区别,先前也的确是只有数百兵,这些日子收拢了些从秦晋一带东逃而来的溃兵,才说有兵一千。

    而接任他的李化熙跟他也差不了多少,同样是光杆司令,这时候强令让他们去陕西、山西跟送死有什么区别?对前线战局又能有什么用?

    不过,虽然崇祯不忿余应桂迁延不进,怀疑他称兵将不足都是托辞,更对他“全晋瓦解”的“危言耸听”极为不爽。

    但崇祯也对山西局势越发没有信心,担心前线挡不住李自成的大军,是以他又生了退却南迁之心。

    尽管从前几日的试探来看,除了李明睿等少数南方籍官员,内阁和六部重臣几乎无人站出来力挺南迁。

    但崇祯却没有放弃南迁的意愿,其实他在李明睿提议之前就想过南迁,还私下做了一些部署,例如于去年秋就命科臣左懋第前往南京查看沿途水陆兵马安排。

    鉴于目前情况,他决定再做出一定的部署安排,即以密旨命天津巡抚冯元飙前往沽口置办漕船三百待命,一旦说服朝中重臣就可以立刻坐船跑路。

    崇祯又再度暗示支持南迁的官员,例如李明睿、李邦华等人,让他们再接再厉,串联说服更多的官员,尤其是内阁、六部的重臣。

    与此同时,太原沦陷的消息也正飞一般地由侥幸逃出城的官员传至京师。

    京师即将地动山摇!

    ————————————————————————————

    崇祯十七年二月初七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