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1章 火器强军(2 / 2)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不过关,勉强造一门,其性能和质量也都逊于西洋和建虏。

    而且红夷大炮造价极其昂贵,因为这东西动辄大几千斤,还以铜为主要原材料,中国可是出了名的缺铜大国。

    所以明军的红夷大炮要么是从澳门的葡萄牙人那里买的,要么是打捞的英军火炮,也有些是买自荷兰人等其他西洋人。

    不过大明也是不甘落后,积极从澳门的葡萄牙人那里学习技术,培养了一批合格的红夷大炮炮手与铸炮师傅。

    可惜都因为汉奸孔有德投降建虏而便宜了满清,后来满清依靠这些工匠,成功仿制红夷大炮,更在灭亡南明的战争中依靠红夷大炮的强大威力,重创明军。

    现在建虏足有数十门红夷大炮,单论火炮这一点,其已经胜于中国。

    到时候建虏用大炮轰城,再配合他的八旗铁骑,加之大量汉奸仆从军,攻城拔寨自是不在话下。

    李致远要与之抗衡,甚至战而胜之,必定要付出惨重代价。

    何况李致远就算掌握了铸造红夷大炮的技术,但在短时间内以半省之力更是不可能造出多少此类火炮出来。

    若不能尽快弥补技术差距,加强火器装备比例,在今后与满清的对决之中怕是要死伤惨重。

    是以在挑选工匠之时,李致远极为看重擅长打造鸟铳和铸造火炮的熟练工匠。

    人并不需要太多,否则太过引人侧目,挖走掌握关键技术者即可。

    至于人手劳力不足的问题,回到湖广招些一般的工匠、铁匠,有熟练的师傅带着,很快就能建立一起一支工匠大军。

    最终,忙碌大半天,李致远择得工匠七十余人,他先付每人三两银子,作为搬家迁徙的费用,独身或是全家同去皆可,他到时都会助其安家,并命诸人尽快收拾行装,准备随他启程。

    之后,李致远在李国辅的带领之下,去拜访了老上司吕大器,没想到却令其大惊失色。

    大略告知吕大器来龙去脉后,他仍旧言辞责备了李致远,他虽不反对李致远加强武备,但却斥其不该在国家如此动乱之际擅离职守,遂令李致远速回湖广,并嘱其万勿再见任何朝廷公人,恐被御史得知,上告朝廷。

    李致远虽觉得吕大器有些大题小做,但也担心真会闹出乱子,遂绝了再拜访韩赞周、张慎言的心思,辞别吕大器之后,便立即回客栈告知了随行几人,让他们收拾行囊,准备上路。

    —————————————————————————————

    崇祯十七年二月初九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