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容斋续笔·卷一(1 / 3)  容斋随笔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戒石铭

    【原文】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太宗皇帝书此以赐郡国,立于厅事之南,谓之《戒石铭》。按成都人景焕,有《野人闲话》一书,乾德三年所作,其首篇《颁令箴》,载蜀王孟昶为文颁诸邑云:朕念赤子①,旰食宵衣②。言之令长,抚养惠绥③。政存三异④,道在七丝⑤。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宽猛得所,风俗可移⑥。无令侵削,无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⑦。朕之赏罚,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尔为戒⑧,体朕深思。凡二十四句。昶区区爱民之心,在五季诸僭伪之君为可称也⑨,但语言皆不工,唯经表出者,词简理尽,遂成王言,盖诗家所谓夺胎换骨法也。

    【注释】

    ①念:关心、想念。赤子:对君主忠诚的百姓。

    ②旰食宵衣:天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务。

    ③惠绥:安抚。

    ④政存三异:处理政务要达到三种奇迹出现,即蝗虫不入境内,鸟兽也知礼仪教化,儿童也明了仁厚之心。

    ⑤道在七丝:治理地方如同拨弦弄琴一样。七丝,古琴的七根弦,也借指七弦琴。

    ⑥宽猛得所,风俗可移:处理政事要松紧适当,这样才能移风易俗。

    ⑦赋舆是切,军国是资:田赋收入是国家切身要事,军队和政府都要靠这些来养活。

    ⑧勉尔为戒:劝导你们要以此为戒。

    ⑨五季:五代。僭伪: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五代十国时候,群雄并起,大多文人都认为这些政权不是正统皇室,所以称之为僭伪。

    【译文】

    你们做官得的薪俸,都是人民血汗膏脂;虽然百姓容易虐待,上天却难欺骗。宋太宗写了这四句,颁发给各地方官员,立碑在公堂南面,称做《戒石铭》。过去成都人景焕,著有《野人闲话》一书,是宋太祖乾德三年时作的。第一篇名《颁令箴》,记载了后蜀国主孟昶曾作文颁给各地方长官,说:寡人十分关心百姓,为他们很晚才吃饭,天不明就起床。所以才给你们讲这番话,望你们要爱护黎民百姓。治理地方要达到蝗虫不入境、鸟兽懂礼仪、儿童有仁心这三种异事出现,而达到圣人之治,关键还在于地方官们如弹琴一样,把政务调理得好。要像驱鸡那样恰到好处,为政清廉的法规绝不能荒废。政治要宽猛适当,才能移风易俗扶植正气。不能让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不能使百姓生活受到破坏。当官的虐待百姓很容易,可是上天却难被你们欺瞒。田赋收入是国家切身要事,军队和政府都是靠百姓养活。寡人对你们的赏罚,是绝不会拖延时间的。你们做官所得的薪俸,都是人民的血汗膏脂。凡当百姓父母官的,没有不懂得对百姓仁慈的。希望你们都要以此为戒,要很好地体会寡人这个意思。共写了二十四句。孟昶这一点爱护百姓的心思,在五代十国那些割据地方,称王道霸的君主里面,可以算是比较好的了。但他这篇文章语言不精练,唯有从中归纳出来的四句,言辞简要,道理尽说,遂成为宋太宗的不朽名言。这种归纳法,就是诗人们常用的脱胎换骨的写作方法呀!

    李建州

    【原文】

    建安城东二十里,有梨山庙,相传为唐刺史李公祠,予守郡日①,因作祝文曰:亟回哀眷。书吏持白回字犯相公名②,请改之,盖以为李回也。后读《文艺李频传》,懿宗时,频为建州刺史,以礼法治下。时朝政乱,盗兴相椎敚,而建赖频以安。卒官下③,州为立庙梨山,岁祠之④,乃证其为频。继往祷而祝之云,俟获感应,则当刻石纪实。已而得雨,遂为作碑。偶阅唐末人石文德所著《唐朝新纂》一书,正纪频事,云除建州牧,卒于郡。曹松有诗悼之曰:出旌临建水,谢世在公堂。苦集休藏箧⑤,清资罢转郎。瘴中无子奠,岭外一妻孀。恐是浮吟骨,东归就故乡。其身后事落拓如此。《传》又云:频丧归寿昌,父老相与扶柩葬之。天下乱,盗发其冢,县人随加封掩。则无后可见云。《稽神录》载一事,亦以为回,徐铉失于不审⑥也。

    【注释】

    ①予守郡日:我在这里担任太守的时候。

    ②犯相公名:和相公(李刺史)的名字相同,犯了忌讳。

    ③卒官下:死在任上。

    ④岁祠之:每年都去祭拜他。

    ⑤箧:箱子。

    ⑥审:考证,查究。

    【译文】

    福建建安郡城东二十里,有座梨山庙,相传是唐代一个姓李的刺史的祠庙。我在这里担任太守的时候,曾写了祝文去祭祀他。文中有亟回哀眷一句,办事的书吏说这个回字犯了李刺史的讳,请我改一下,这是因为他以为李刺史就是李回。后来,我读了《唐书》中的《文艺李频传》,其中记有唐懿宗时李频担任建州刺史,用礼法治理地方的事情。当时朝政混乱,到处有盗贼杀人抢劫,建州独因有李频在而十分安定。后来李频死在任上,建州百姓为纪念他建庙于梨山,每年都要去祭祀。这就证明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