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容斋三笔·卷四(2 / 2)  容斋随笔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钱:将流通货币由铜钱改为铁钱。

    ④商贾浸以奸诈自破:商人便私下里行奸使诈破坏了足钱为百的规矩。

    ⑤钱陌益少:货币分量都不足,且越来越少。

    ⑥缗钱:用绳穿连成串的钱。

    ⑦承用:承袭沿用。

    ⑧出:支出。

    ⑨入:收入。

    【译文】

    用铜钱做货币流通,本来都足够100文。南朝梁武帝的时候,因铜钱改为铁钱的缘故,商贾便私下作奸行诈自行破坏了100文的规矩,在萌渚岭(今湖南江华)以东,以80文为100文,起名叫东钱;长江、郢(今湖北江陵)以西,以70文为100文,起名叫西钱;京师(今江苏南京)以90文为100文,起名叫长钱。梁武帝大同元年,下诏统一用足数的百文流通,但虽然下了诏书,而人们并不实行,钱陌越来越少,到了大同末年,最终以35文为一百。唐朝兴盛时期,全部通行足一百文的钱。唐哀帝天祐年间因战乱而经济困乏,国家开始允许以85文为100文。后唐天成年间又减去了其中五文(以80文为100文),五代时后汉高祖刘嵩乾祐年间,王章任三司使,又减去了三文(以77文为100文)。宋朝沿袭后汉的制度,其中输官的人,也以80或85文(为100文),然而各州私下使用,还有随当地习俗达到以48文为100文的。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开始下诏书规定民间用绳子穿的缗钱,全部以77文为百文。从这时开始,全国承袭沿用,国家和个人支出或收回都使用这个数,所以起名叫省钱。但几十年来,有所说的头子钱,每贯56文,除了首都以及军队中的士兵领军饷以外,剩余各州县的官吏和百姓应当得到的是,支出的每百文才得71.4文,收回的每百文得82.4文,本来就没有所说77文(为100文)。民间所用的数目,多少就更不均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