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开蒙(2 / 3)  关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了众孩童朗诵了良久,有心要树个典型,见到张舆字正腔圆,知他是名家子弟,便开始点了将。

    张舆站起身来,首先向先生告了一礼,然后环施四周,最后对着鲁褒道:“还请先生引领。”

    鲁褒见状,心中暗赞,不愧是名家子弟,待人接物果然识礼。他心中欢喜,当下便背负双手,缓缓道:“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请道其章——”

    “请恕小子擅专。”张舆神色郑重,这是他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表现,也难免紧张。当下呼了一口气,轻轻道:“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周千秋,赵孺卿。爰展世,高辟兵……”

    几乎是一气呵成,将第一章六十三字背诵完毕。

    “汝能诵第二章否?”鲁褒喜形于色,当下看向张舆,满脸的期待之色。

    “乌承禄,令狐横。朱交便,孔何伤。师猛虎,石敢当……霍圣宫,颜文章。”

    在鲁褒的鼓励下,张舆再接再厉,竟然将三十二章《急就篇》悉数背完,由此大出风头!

    要知道《急就篇》每章六十三字,共三十二章,加上文末结语共两千多字。而其中的生僻字,张韬甚至都不会写!

    他虽然不是中文系出身,好歹也是学业精深,当初鲁褒通读全篇时,他在底下默写。

    不能悉数写出,亦是他能压住内心狂躁的重要原因。

    见到张舆得意洋洋,他忍不住伸出大拇指比划了一下。

    这个侄子进入学馆之前就对读书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兴趣,之后更是用心,能够背诵全篇倒不奇怪。

    若是日后不出意外,以张家的家世,少说也能做到一郡太守。

    “向闻张公博闻强识、过目不忘,今日见其长孙神采异于常人,拔乎众生之上,方知传言不虚,心诚向往之。张氏子孙,得上天垂青何其厚耶?”

    “哼!那可不一定。”

    鲁褒的夸赞似乎似乎刺痛了某些人,当场便有人站出来抗议。众人抬头看去,却是平原华恒。

    “张舆诚聪颖,然先生夸耀太过。张家子弟可不只是张舆一人——”

    华恒站起身来,眼睛不由自主地看向张韬,一脸倨傲之色。

    “居然冲着我来了吗?”张韬见到华恒的的神情,便知道自己痴傻的名义怕是早已传出去了。

    想想也是,洛阳城的贵族圈子就这么大,父亲张华又风头正盛,一举一动均是众人焦点。能打击博学多才的中书令的事情,也就是自己这个痴呆儿了。

    “真是任何时代,都喜欢欺负老实人啊。”张韬叹息一声,有些悲哀地看向华恒,平原华氏向称清流,子弟也不过如此。

    可惜啊,可惜,只怕你找错了对象。张韬心中冷哼,当下一言不发,坐看事态发展。

    “张韬年方五岁,入学日浅,不能诵读《急就章》也在情理之中,卿欲何为?”鲁褒见到自己的话被挑了刺,有些不太高兴,当下不由脸色铁青。

    自己仰慕中书令张华的为人,顺势夸赞了一下他的孙子,不过是泛泛而言罢了。这些世家子弟,当真是处处较劲,得理不饶人。

    “张韬亦是张氏子孙!”华恒头一抬,眼睛忽略所有人,当场看向房梁之上。你说张氏子孙得上天垂青,可是张韬也是张氏子孙,可他是一个傻子啊。

    难道傻子也是上天垂青?如果老天爷这么不务正业,只怕早被世人唾弃了。

    你给我一个解释还好,不给我一个解释,我看你如何自圆其说!

    一时之间,几十只眼睛齐齐看向张韬。

    感受着众人瞩目的注目,张韬缓缓站起身来,向鲁褒告了一礼,轻轻道:“还请先生指引。”

    鲁褒看着这个粉雕玉琢般的孩童如同青松般笃定,突然之间心中涌起一个奇异的想法,也许这个张韬,才是张府不世出的俊逸之才!

    他快步来到张韬身前,不由道:“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请道其章——”

    “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周千秋,赵孺卿。爰展世,高辟兵……”

    “能诵第二章否?”

    “可!”

    “诵来!”

    “乌承禄,令狐横。朱交便,孔何伤。师猛虎,石敢当……霍圣宫,颜文章。”

    “能诵全篇否?”

    “可!”

    “为吾诵来!”

    “……马饮漳邺及清河,云中定襄与朔方。代郡上谷右北平,辽东滨西上平冈。酒泉彊弩与敦煌,居边守塞备胡羌。远近还集杀胡王,汉土兴隆中国康。”

    一时之间,众孩童望着张韬,尽皆目瞠口呆。张舆看着自己的叔父,尤其震惊。

    庭院之中,张孟看着小主人出口成诵,亦是难以置信。看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这就是五年来痴傻的三公子。

    “此消息该尽快告知家主与主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