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三幕大戏(下)(2 / 2)  关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细的资料都藏于府库,属于绝对的国家核心机密,不是一般的官员所能接触到的。要不是有个做中书令的老爹,张韬也不会知道这些资料。

    东吴的户籍资料运回洛阳,经过统计核准以后,目前整个大晋将近二百四十六万户,人口在一千六百万左右。

    当然,几十年的乱世,逃离官府监控的百姓必定不在少数。即便如此,人口也不会超出两千万。而在后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在编的人口数已经达到五千六百万,考虑到被各地豪强霸占与庇荫的人口数未纳入统计,实际上超出六千万也算是正常的。

    更何况,如今五部匈奴以及乌桓鲜卑与羌氐等部落人口很多都已编入户籍,而汉末时期,这些异族却在掌控之外。一上一下之间也意味着,短短一百余年时间,人口下降了四分之三。

    在后世之中,这以后发生的将近三百年的时间,被归纳为“两晋南北朝”,种种纷乱,又叫做“五胡乱华”。

    由于后世那个时代亦是遭受了百年之痛,于是这段历史被刻意遮蔽。因为隐藏着太多的争议,也因为太多的人雾里看花,而被有心之人刻意引导。

    整个“五胡乱华”时期,华族人口从一千六百万下降到八百万,原本繁华的中原大地最后狼烟遍地。要知道后世的一线大城市哪个常住人口不是几千万?

    八百万不过是一个小县城的人口,而在五胡乱华中却成了整个华族的人口。

    同样的亡国灭种,所以有着同样的切肤之痛。

    八百万华族的人口损失,让无数人将原因归结于五胡的狼子野心、忘恩负义,却忘记了在此之前,华族由于内乱而损失了四千多万!

    损失了四千万的内乱,成为后世精彩纷呈的时代而为人喜闻乐见、众口相传,每个人都恨不得出生在那个时代,作为英雄人物纵横驰骋。而损了八百万的外患,却让他们怒目圆睁切齿痛恨。一想到这些,张韬都会产生啼笑皆非的悲凉。

    最强双标,莫过于此。所谓爱国,大多是叶公好龙。

    今年大晋刚刚一统,他亦不过只有五岁。按照历史的轨迹,不出二十年,这天下便会开始陷入新一轮的分裂与纷争。而历史是一台沉重的机器,他不知道自己最终能否驾驭这台机器。

    哪怕他身负穿越者之能。

    当然,说这些都还太远了。大晋皇帝威名远迈,四夷无不宾服。他现在说出去,除了让别人嘲笑他杞人忧天,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不会有第二个作用。

    毕竟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明见万里之外,却有人要给上眼药说他是近视,岂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更何况,以他区区五岁稚龄,也没法向别人解释他为何有此等见识。

    正是由于划分版图,所以官员出现一大批空缺,各地世家纷纷发力,想要分得一杯羹。而掌控吏部选举的正是尚书仆射山涛。他一切都按照司马炎的心事行事,往往皇帝有意中人还未说出来,山涛便提前举荐了对方。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大批官位被卖了出去。而在延嘉里教授蒙童的鲁褒,也四处请托,想要谋得一官半职,最终却由于家世贫寒而惨遭忽视。

    这让原本还算乐观的鲁褒,逐渐变得偏激起来,言语之中逐渐露出了对朝政的抨击。他原本以为自己身负所学,此番来京必然能够施展抱负,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张韬自知帮不上鲁褒,便在学习之余,开始关注朝政。他想要弄明白,这朝廷的势力未来的走向如何,父亲会出现怎样的风波,自己又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在未来的风波中保全自己。

    然而就在他产生这种想法不久,敏锐地嗅到了朝廷的斗争开始白热化了,几乎所有纷争都指向了齐王司马攸与太子司马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