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醉花楼(下)(1 / 2)  关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所谓“六子得其财”,当然不是说石苞死后将钱留给了六子石崇。

    据张韬所知,石崇得到的也只有交换摆钟的那块庄园罢了,剩下的财产石苞全部分给了其他四个儿子。

    石苞此人一生放荡不羁,不但种过田、打过铁还做过生意,做官以后更是不断搂钱。

    依父亲张华的意思,说的应该是石崇继承了石苞的“财商”。

    当初石苞恐怕也正是由于看到了这一点,才将财产留给了其他儿子,反而让石崇自己白手起家。

    至于他的“乐陵郡公”的爵位,留给了三子石统,而不是二子石乔,这应该便是“三子得其爵”的意思。

    这两个都还好理解。

    但是“二子得其色”该怎么理解呢?

    他当然可以理解为这个石乔与他父亲一样好色,也可以理解为继承了父亲手下的色情产业,比如说这醉花楼。然而无论哪一种理解,似乎都差了些什么。

    张韬不由想起了父亲方才的迟疑。

    石家老大石越死后,石乔已经是嗣子,按照礼法规定会继承乐陵郡公的爵位。可是他最终不但没有得到爵位,反而被废弃在家,终身不听仕。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意外?

    一个原本公爵的继承者,最后却经营一家青楼,虽然沾染了“风流”二字,只怕背后也充满了无限的心酸与无奈。

    他有心询问父亲此事背后的原因,却不知如何开口。因为他看得出,父亲并不想说。

    张华不知幼子心底在埋怨自己。低头看了看幼子,意味深长道:“石仲容有子三人,为父也有子三人。你大兄得我稳重,二兄得我淡薄,却不知你能得我什么。”

    “我——”

    张韬听到父亲如此感叹,差点没被噎着。

    大哥明显会得到你的爵位,二哥这几年一直在家苦读,你的那些书估计也被他翻得差不多了,说一句得到你的学识也不过分。我还能得到你的什么?再说咱老张家这么穷,你也没啥“财商”给我啊?

    想到这里,他也不知道怎么的,脱口而出道:“孩儿未必需要得到大人什么,日后会给予大人什么也说不定。”

    话音刚出他就后悔了,这话说得轻佻狂放,完全不是一个儿子该说的话。忐忑之下不由抬头看向父亲,却见张华脸上且疑且喜,内心暗道:“父亲这表情不太对啊?”

    然而张华此时却刹那间闪过一个念头,内心喃喃道:“莫非传说中的那件事情竟然是真的?”

    说实话,他向来有品人之鉴,一直时间竟然也对幼子看之不透。

    张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那股自信,原本不该出现在这个年龄的孩童身上。因为即便是自己,也是到了弱冠之年,才真正开始拥有类似的自信。

    想到传说中的那件事,他的内心隐隐有些发抖。

    他刻意压制这份惊疑,神色肃穆道:“韬儿,你与石季伦订立那份私契,为父看了。为父不知道你是从何处学来这摆钟的制作之法,然而由于你的任性,这石崇很可能从此翻身。以他那从石仲容身上继承而来的狡狯与算计,只怕日后会成为我大晋最豪富之人。为父今日能够收到邀请,也是沾了你的光。”

    当初与石崇签订私契后,张韬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当时张华只是叹息一声,也没有责怪他什么,只说了一句“身为男儿,当言而有信”。

    如今看来,父亲对自己的任性还是很有意见的。

    想想也是,自己虽然从这笔交易中得到了一座庄园和七百二十万钱,实际上与石崇的收获相比,也并没有多少。

    要知道郎陵公何曾每顿饭都要花费一万钱,每天的伙食费至少花出去两万钱。吃成这样,还觉得没什么胃口。七百二十万钱不过是人家一年的伙食费,也许还不到。

    虽然何曾已于前年去世,但他的继承人何邵的奢靡程度丝毫不下于乃父。再加上何邵与羊琇、诸葛靓一样,均是与司马炎同年出生且一起长大的发小,也并不怕别人给自己添堵。

    张韬暗暗估算着,大晋与后世的度量衡不同,比较大晋与后世的物价水平还是有些难度的。

    不过他与张孟待在一起的时候曾经询问过这方面的情况,加上自己的观察,算算稍稍有了数。

    占田制颁布后,正常的齐民编户需要缴纳绢、绵与粮食。而那些依附而来的夷人,比如说五部匈奴的部民、羌人、氐人以及归化而来的乌桓人、鲜卑人等,比较近的每个人每年缴纳六斗义米,稍远一点的每人交一斗,实在太远的,则直接交钱,每年大概在二十八文左右。

    换算成后世的“斤”的话,一斤大米大概在三文到四文之间。印象中,后世的大米一斤大概在五六元。也就是说,用平价购买力换算,此时的一文钱大致相当于后世的两元。

    从这个角度讲,何曾的一顿饭吃掉了后世的两万块,一天的伙食费则是普通人一年的收入。

    也就是说,当大家一天都是两顿饭的时候,如果普通人每顿饭只吃十元一碗的拉面,一年的花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