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套(1 / 2)  关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随着齐王去除丧服,整个朝政如同石子入湖开始惊起阵阵波澜。

    张韬得到二哥提醒,当下也便上了心,回想这几年自己的所见所闻,他不由将朝政当前的形势捋了捋。

    当初司马家族为了巩固政权,采用《周礼》进行复古,建五等爵制以回馈功臣勋贵,也借此大封宗室。那个时候,司马家族的人,基本有些功劳的都会被封为诸侯王。

    随着政权的稳定,司马炎开始暗中削弱支系较远的诸侯王给大宗带来的压力。

    四年前,也就是咸宁三年的时候,鉴于自己生病期间朝臣差点让齐王上位的教训,司马炎采用荀勖与冯紞的建议,让诸王就藩。

    建国时期所封的二十七个同姓诸侯王中,没有一个王是他的儿子。所以到了这一年,他便做出规定,以后非皇子不得封王。而他的儿子,哪怕尚在襁褓之中也纷纷封了王。

    这样做,当然是为了打压旁支,提高大宗的影响力。

    虽然很多人都以为齐王还有上位的希望,但在他看来齐王就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很可惜,貌似父亲对齐王留在京师还抱有执念。

    朝廷百官之中,有人希望兄死弟及,有人希望父死子继。但是父亲则是希望齐王能够留在京师辅佐太子的第三种人。若是太子愚鲁不可辅,齐王取而代之他也不会反对。

    父亲虽然是司马炎的心腹,按理说应该如同荀勖冯紞一般,以司马炎的意志为意志,但以他看来,父亲更看重江山的稳定。

    这种执念,甚至超出了他的想象。他只希望,在齐王就藩这件事情上,父亲千万不要被波及。

    至于裴浚的死,暂时只能静观其变。毕竟当初一起参加宴会的六七个人,只有裴浚死了。真要是被人诬告,他也有话说。

    “鹊桥仙”建立之初,他几乎事必躬亲。到如今已经逐渐放手,开始对酒楼查漏补缺,不断从细节去完善。日常中,已把重点转向了学习。

    这是一个崇尚神童的时代,纵观后汉以来历史,几乎每个大家族的崛起过程中,都会有不世出的天才出现。

    便如当初的袁安,一手建立起汝南袁氏,直到五世后的袁绍袁术,尚受其遗泽。

    又如颍川陈氏的陈寔、颍川钟氏的钟繇、颍川荀氏的荀淑,都是家族崛起的决定性人物。

    而每个人天才儿童,从小所受到的赞誉都非常人能及,六岁称象的曹冲、七岁让梨的孔融、八岁通《诗》的钟会,九岁明《老子》的王弼……这些人从小在别人恭维的目光中长大,所得到的关注度自然也远超于常人。

    对于范阳张家来说,父亲张华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从一介寒门一跃而进入中枢。但哪怕以父亲的聪明,也以晚达为憾。这也是当初父亲写作《鹪鹩赋》的原因。

    说是晚达,父亲当时也不过是二哥如今的年纪罢了。以此观之,可以窥当代崇尚神童风气之一斑。

    尤其是曹操的儿子曹冲,用父亲的话说就是“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聪明程度甚至超出了成人。

    但是他能感觉的到,父亲对他的态度是复杂的。

    因为这些年少聪慧的人,要么由于早慧而过早的夭折,要么从小养成飞扬跋扈的性子而招致祸患。但是自己目前只有六岁,父亲的许多批评都是含而不露,更倾向于旁敲侧击。

    可是对于他来说,如今的大晋虽然表面上欣欣向荣,实际上早已经无可救药。哪怕以他穿越者之能,若无霹雳手段,也难以彻底扭转局势。

    可若真是操起屠刀,范阳张家真能得到天下士望而不会受到各方势力的反扑吗?万一有个闪失,他就是导致范阳张家灭族的不肖子孙。

    哪怕以颍川钟氏之声望、太傅钟繇之遗泽,钟会作乱西川后,颍川钟氏也逐渐没落了下去。更何况张家只是一介寒门?

    西晋之后是“五胡乱华”,面对这个差点导致华族灭绝的惊天之乱,他不能不提前作为。可是“五胡乱华”本身就是由“八王之乱”引发。

    随着树机能的叛乱被打压下去,如今的五胡,哪个表面上不是像条狗一样对着朝廷摇尾乞怜?即便以刘渊这等异才,也要在京师看着朝廷各位权贵的脸色不敢稍有异心。

    可是导致爆发“八王之乱”的根源,就在于大晋复古了西周的分封制,且司马炎为了防范齐王,让各王就藩。同时借鉴了曹氏因为疏远宗室而被司马氏夺权的教训,让各宗王都督封地以卫王室。

    大国食邑两万户,封地军队五千人;

    次国食邑一万户,封地军队三千人;

    小国食邑五千户,封地军队一千人;

    各藩王不但拥有军队,还可以自由任命封地官员,只需向朝廷报备。分开来看,每个封国的军队虽然很少,但是所有诸侯王的军队加起来,几乎占到全国军队的一半。

    这种政治架构,本身就需要政治强人才能够掌控。只要中枢强悍,那么任何一个诸侯国想要叛乱都会被各个击破。司马炎已经当了十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