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卿云》(2 / 2)  关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二人的谈话似乎传到了阮咸的耳中,他轻轻招了招手,身后便有一小童送上一物,外面用黑布包裹。他轻轻取下外套,缓缓道:“情发于心,又如何抑制?昔日我一见华裳,便情难自禁。母虽亡,亦为他老人家多生一孙,非为不孝。”

    黑布之下,乃是一个类似琵琶的乐器,然而器身却是浑圆,与琵琶之曲颈不同。张韬见状,不由脱口而出道:“这是‘阮’。”

    “阮?此乃在下根据五音新制作的乐器,尚未命名。唔,若是以姓名之,似乎并无不可。”阮咸在众人注视之下,怀抱“阮”器,手指不停拨动琴弦,传出之韵律却与古筝迥异。

    阮咸回过头来,对着张韬道:“在下这里谢过小兄弟命名之惠。咸日后若能够不朽,怕是托此乐器的洪福。”

    “小子初见奇异之物,免不得口快称之,还请阮师莫怪。”

    张韬对着阮咸恭敬地施了一礼,且对阮咸以师称之。一方面是因为想掩盖方才的失态。另一方面,通过这件乐器,让他想起了阮咸的故事,也是由衷地钦佩对方的音乐才华。

    是的,圆形音箱、四弦十二柱,这件乐器在后世的名字便叫做“阮咸”,也叫作“阮”。它是从琵琶脱胎而来,却是比琵琶音域更广。

    阮咸看着他不过垂髫之年却能参加盛会,不由道:“却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卞粹见状,急忙道:“这是家岳的三公子,随彦仲前来为犬子庆贺。”

    “原来是张侯的公子。张侯为天下文坛领袖,想必其公子亦是见多识广。且容我再弹奏一曲,还请小友认真聆听,等一曲终了,告诉从其中看到了什么。”

    阮咸醉意盎然,之前已是试了音,此时见到眼前幼童眼神痴迷,愚顽中透出一股灵动,不由一阵欣喜,他有意试探张韬的触觉。当下操动琴弦开始弹奏了起来。

    张韬见状,只好全神贯注起来,试图能够听懂阮咸的演奏。前世之时虽然出身农家,不过他的爷爷却是将一把二胡拉了几十年,从小耳濡目染之下,他亦懂得鉴赏些皮毛。

    阮咸的弹奏温情脉脉,既无高音,也无骤律,然而其音律穿透之强却是让人意动神摇。

    随着音律的扩散,张韬似乎看到了一个美女背着身子在竹林中娉婷而行,不远处的男子看着美女的背影如痴如狂。

    为了引起女子的注意,男子席地而坐,开始谈起了琴曲,然而不远处凤凰同游、鸳鸯交颈,那女子却始终没有出现。

    张韬摇了摇头,不由暗道:“这阮所弹之曲恁地怪异,却让我想起了这般画面?难道真的因为穿越日久不见女人,却在这首曲子的催化之下产生了幻想不成?”

    一曲终了,阮咸收起“阮”,看向他道:“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张韬见到阮咸脸上尽是期待的神色,他不由如实相告。

    阮咸叹了一口气,悠悠道:“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这首曲子正是当年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所奏之《凤求凰》,你能听出其中韵味,却是天赋不浅。先前你既称我为‘师’,如今我欲收你为徒,你可愿意?”

    众人闻言,尽皆惊讶地看向张韬,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与羡慕。

    龙湖注:1912年底,众议员汪荣宝将《卿云歌》改编为国歌,由比利时音乐家约翰·哈士东配乐。歌词为:“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卿云歌》当时仅在1913年国会开会和外交场合使用,未正式公布。后为袁世凯所废。

    1919年2月,北京政府为制新国歌,成立了国歌研究会,公开征求词谱,经过讨论决定仍以《卿云歌》为歌词,删掉最后两句,由音乐家萧友梅配曲。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大学校名亦由此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