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枕流漱石(2 / 2)  关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家酒楼的‘烧刀子’入口辛辣、入喉如火、入腹如刀,寻常人等三杯即醉,此酒独步洛阳城,弥早想去品尝一番。武子既然想要过去,余第一个表示支持!”

    刘渊闻言,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下洛阳城形势复杂,尤其是齐王复出在即,大家谁也没有精力再管自己的事情。

    只是,齐王对他一向忌惮,他无论如何也要在齐王返回朝堂之前回到并州。他已经在洛阳待了十八年,来时还是懵懂少年,如今已是人到中年。

    人生还有几个十八年?

    若是齐王顺利复出,只怕自己这辈子要老死在洛阳城了。

    众人约了晚上到“鹊桥仙”不醉不归,当下便陆陆续续散了去。王济却在马场中的温泉内沐浴更衣,与他同在的还有孙楚孙子荆。

    温泉内雾气缭绕,数十名美婢身着薄纱在温泉内侍候着。有的不停地添加着热汤,有的侧身于泉水之中,小心翼翼地帮他按着摩。

    整个洛阳城,说到享受,没人比的了王济王武子。他虽然娶了常山公主,然而公主却是个瞎子,再加上脾气古怪,他一向敬而远之。结婚十余年,他与公主之间尚未有子嗣,只与小妾有两个庶子。

    至于孙楚孙子荆,也是并州人士。他的祖父便是当初与刘放一起掌管曹魏中书省三十余年的孙资。

    孙楚从小便才气卓绝,他这辈子可以说谁也不服,就服王济王武子。

    他虽然出身官宦世家,然而一直以来恃才傲物,身上的傲气让所有人对他都敬而远之。所以乡里之间对他也没有什么赞誉。直到四十多岁的时候,才被举荐参镇东军事。

    那时候的镇东将军,正是石苞。而孙楚见到石苞的第一句话,便是:天子命我参卿军事。

    这种自我拿大的态度,彻底激怒了石苞。二人共事多年,一直嫌隙不断。也是从孙楚开始,朝廷开始制定了规矩:参军不得对府主不敬。

    石苞出身寒门,他看不起还有道理可说。连他的同乡人郭奕郭泰业他也看不上,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郭奕乃是郭淮之侄,太原郭氏可以说是并州仅次于太原王氏的大家族,郭奕更是四海闻名的大名士。听到他与石苞纷争,便写信劝阻他,却反被他大骂了一顿。

    由于此,他被司马昭湮废于原职,十多年来不得升迁,眼看着已到六十还未能成为主政一方的两千石,幸亏遇到了王济。

    王济作为并州大中正,举荐人才是分内之事。他便给孙楚定了一个“天才英博、亮拔不群”的评语,自此孙楚方才在官场上逐渐打开局面。

    所以对于孙楚来说,王济对他是有知遇之恩的,倜傥风流的性格也合他的胃口。二人也由此成了忘年之交。

    温泉之水清澈见底,二人半躺在水中,享受着美婢的拿捏。王济眯了一会儿,然后睁开眼睛,看到孙楚枕在美婢大腿之上似醒非醒,不由指着他胯下取笑道:“老浊物,醉枕美女尚不能复起也?”

    孙楚已五十多岁,此时全身不着寸缕,男人那物如同蚯蚓般软嗒嗒地在水中晃动着,听到王济的取笑,不由急道:“醉枕美女固非所愿,余此生原欲枕流漱石。”

    王济不由一愣,半晌方才反应过来。原来孙楚情急之下将“枕石漱流”说成了“枕流漱石”,他缓过神来,哈哈大笑:“流可枕,石可漱乎?”

    孙楚也知道自己情急失言,他并不在意,看着王济,缓缓道:“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孙楚急中生智,既解决了自己的尴尬,又说出了王济的心事:

    我之所以把河水当枕头,是因为你说的话实在是太脏了,我要把耳朵洗干净。

    我之所以要用石头漱口,是为了把牙齿打磨的锋利了,好为你做事。

    你有何事,说吧,我洗耳恭听!

    王济听闻,不由对孙楚更增敬重,不由道:“济闻裴浚已死,子荆以为齐王能够顺利复出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